佳人&红楼梦:贾母的“掰谎记”,句句都是真话
一晃又是一年末了,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过年了。只可惜今年疫情未了,有太多身在异乡的人没法回家与家人团聚,想来真是令人伤感。
毕竟这是中华民族历来最看重的节日。在这一点上,寒门小户与高门大户是一样的,都是尽己所能把节日过得热闹喜庆。
《红楼梦》里的贾府自然不会例外。
这一年过年,特别是除夕和元宵两个节点,贾府的活动搞得很隆重,极显大家气象。本文专门来说说元宵那天晚上一段“听书”的事。
文章插图
那晚,贾府安排了吃酒看戏,贾母是位仁慈长者,体恤那些唱戏的孩子们,让他们歇一歇,吃些“滚汤滚菜”“各色果子元宵”再唱。这中间,就安排了两个经常来府里的女先生儿来说书。
贾母征求了李婶和薛姨妈的意见后,问两位女先生有什么新书可以听,她们回答说有一段讲残唐五代故事的新书叫《凤求鸾》。
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一部偶像剧。
贾母却并不急着听,而是说“这一个名字倒好,不知因什么起的”,要她们“先大概说说原故,若好再说”。
我觉得从不急着听,而要说书人说说该书的梗概,一者表明老太太是内行人,不一听到是“新书”就先听为快,而要先了解到底说的是什么内容后再判断值不值得听;二者也表明老太太虽在说“名字倒好”,但估计并非认为好在“有新意”上,而是好在寓意上(凤凰和鸣,合乎节日气氛),至于内容好不好,恐怕她是已经有了怀疑的。
文章插图
于是女先生依命介绍了该书的梗概,原来说的是残唐之时,一位曾做过两朝宰辅的乡绅王忠之子王熙凤(重名凤姐,引发“笑果”,此处不表),上京赶考,途中遇雨,恰好避到李姓乡绅的庄上,却正好是他家的世交。那位李员外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雏鸾……
女先生的故事只介绍到这里,贾母就叫她们“不用说”了,她已经“猜着了,自然是这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
说实话,听至此处,书里书外的人估计都猜着了,或者,甚至这都不算“猜”,而是直接摆在眼前的。所以贾母“猜”出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并不奇怪,但是她对此所持有的批评态度却并非所有人都有,或者都能这样说出来的。
她表达了三方面的批评态度:一是自相矛盾,二是不符实际,三是编故事的动机不纯。王熙凤合称之为“掰谎记”。
先看第一点,自相矛盾。
贾母说:
“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得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
文章插图
她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专在“才子佳人”上做文章,没趣是肯定的,但这还是“俗套”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个“套子”本身就不能自洽。因为出身“书香门第”“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的“绝代佳人”,只要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就把父母、书礼都忘了,哪里还算得上是“佳人”呢?“才子”也是一样道理。
- 钟山$《红楼梦》里一座山名人齐聚,薛宝琴怀古诗里透露端倪
- 赵姨娘#红楼梦:彩云彩霞为什么不喜欢宝玉,偏偏都喜欢贾环?
- 红楼梦|红楼梦里最“有名无实”的丫鬟,命运和名字完全相反
- 放大10倍&他画超写实画直逼冷军,细节放大10倍,网友:这不是照片吧!
- 石头&菩提祖师为什么一听悟空无父无母,仰天长笑原来如问题在这!
- 肖申克的救赎&哲思|人生最好的状态:低配生活,高配人格
- 偷袭&这位大妖刚出手, 元始天尊就慌了神, 赶紧暗算偷袭, 结果, 很意外
- 国人&胡适被鲁迅骂了10多年,为何从不还口,晚年澄清:鲁迅是我们的人
- 查抄@红楼梦:引发查抄大观园的绣春囊到底是谁的?王熙凤早说出答案
- 薛宝钗&宝玉的一句“体丰怯热”,为何让宝钗当众发飙,怒怼宝黛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