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构想里 , “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只是一次出版建议收集尝试——业界需要了解学界发现了哪些闪光的作品 , 学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够关注到他们发现的璞玉 。 于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 , 书评周刊集全编辑部之力 , 向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文学者、创作者问出了如下三个问题:
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原创作品 。
最后我们获得的远远超越了“建议”的层次 。 随着新年的来临 , 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 , 总字数逾5万字 。 情感与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织就一份呈现关联传统与现代、未来与当下的阅读思想图谱 , 他们以自身生活或研究为维度的阅读与追问 , 记录下了虽然蜿蜒动荡 , 但对真挚的爱、对重塑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充满渴望的2021 。
本篇内容为李钧鹏、田雷和马华灵三位学者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 。
74位人文学者 , 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 |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 , 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
孙莉莉: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教育家长 , 解放儿童”
朱自强:“成长”书写是中国儿童文学艺术发展的“命脉”
有分量的社科研究是稀缺的
“非虚构”体现的是直面现实的品格与回应现实的勇气
孙歌:我们需要培养形式感觉来认识问题的轮廓
我们需要一种幸福哲学 , 一种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
面对“语言暴力” , 我们该如何承受?
在现实生活中 , 寻找向历史提问的 ? 方式?
每一个现在 , 都有我们暂时不能明了的意义
在今天 , 我们如何反思“经典”?
我们需要更多对苦难的叙事与反思
01
持续思考的问题
文章图片
李钧鹏 ,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 , 研究领域为政治、历史与文化社会学 , 翻译作品有《为什么》、《功与过》等 。
李钧鹏:2021年我思考的问题 , 一是作为“社会过程”的爱情 , 二是被人遗忘的社会学家 。 前者和我这几年对社会学的第二代芝加哥学派日益浓厚的兴趣有关 , 我将爱情视为一个动态的、分阶段的、充满了变数的社会过程 , 一个需要学习的社会化过程 , 一个关系的建立、脱嵌、协商、重建或破裂的互动过程 。 我这些年的体会是 , 看似简单的符号互动论实则大有玄妙 , 因此对于以符号互动论来解释爱情、友谊等微观社会现象越来越感兴趣 。
后者和我对现有社会理论史的不满有关 , 因为这些书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往往把理论史写成少数人物或学派的简介 , 仿佛我们今天所读到的“经典”都是理所应当的产物 。 非也!学术典范的确立充满了斗争和偶然性 , 任何一位我们今天膜拜的“大师”都不必然成为大师 。 比如涂尔干 , 塔尔德是他生前的学术劲敌 , 而且涂尔干在当时的英语世界往往被视为反面典型;比如19世纪末最受推崇的社会学家是如今已经没人读的斯宾塞;比如与米尔斯同时代的古尔德纳在许多方面与米尔斯类似 , 但《社会学的想象力》成功进入学术圣殿 , 《社会学即将到来的危机》却长时间不再重印 。 理解学术中的遗忘现象 , 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知识社会学议题 。
文章图片
田雷 ,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 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 研究领域包括宪法和历史、中国法治实践的历史书写、美国宪法史 。 著有《继往以为序章:中国宪法的制度展开》 。
- 主义|周濂:桑德尔的《公正》告诉我们,哲学是一个动词
- 蜗牛|孙悟空最薄弱的地方是哪里?不是脑袋。二郎神一招制胜
- 陈与义|陈与义的一首《雨晴》,物事兼写,心情愉悦,颔联乃传世名句
- 克莉斯汀$欧洲访书之二 | 英国爵士为夫人的“嫁妆”建图书馆
- 评价&一家之言:《红楼梦》的评价这么高,怎么能读懂它?
- 被告$平遥的县衙有个下跪石,看罢这个石头,会明白古人为何不爱打官司
- 咏柳&冬奥闭幕式上,折柳惜别的中国式浪漫
- 春风|品读古人的诗词炼字艺术
- 许寿裳|走近生活中的鲁迅
- 评论|唐湜的翻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