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对话名家 | 刘 琼:以花为媒,走向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二 )
研习古典诗词,可以训练一个人了解世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重新接续起我们的审美传统
对花的理解,有智性的一面,源自知识,更有感性的一面,源自生活。刘琼自述:“4岁搬到芜湖,住过三个家,第二个住处是一楼,有独立的小院子,母亲会在院墙旁边种上丝瓜、南瓜。丝瓜爬起来特别快,很快就会开花;到夏天,每天都会垂下丝绦。我们砌了简陋的花坛,撒上各种花的种子,比如洗澡花,也就是汪曾祺笔下的晚饭花。还有指甲花,就是单瓣的凤仙花。还有喇叭花。栽培的记忆从那时开始。”后来刘琼到北京工作,始终保持着一种生活习惯,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哪怕办公室漏风的阳台,也要种上两盆花。
《花间词外》是一本刘琼版的植物志、世相图、文化书,从三月开花的兰花始,读者可跟随她的笔触走过四季,领略中国香草美人的诗学传统,在丰富多义的文本中,走向审美化的生活。书中能看到作者观察的细致、情感的细腻,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却道海棠依旧》中,说“西府海棠从打苞到完全绽放,要经历血红、粉红、粉白三个时期,似霞似云,就像一个女人由风华正茂到容颜老去的一生。”《正见榴花出短垣》中回忆多年前在单位南门单元楼,“深秋,树叶几乎落尽,躺在床上,就能看见窗外的柿子,火红,倔强,高挂在秋色里,油画一般鲜明夺目。”《七月芙蓉生翠水》中写闺蜜寄来莲子,“鲜甜的莲子吃完,思恋像野草,更加疯长。”观照寻常日子里的生活之美,是刘琼的美学态度。她认为,古人的诗词之美与他们和世界的关系分不开,这种关系是一种“及物”的关系,不论是自然,还是人世,都真实地寄身其中。而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专业化分工、互联网拟像时代的到来,让世界看似触手可及,但人实际上日益丧失了感知外界的能力。而研习古典诗词,可以训练一个人了解世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重新接续起我们的审美传统。
古诗词要反复读,咀嚼品味其中微妙、丰富、美好的内蕴,这也有助于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刘琼的古典诗词启蒙,与她的大舅有关。“我现在手头还有几本古典诗集,是他当年送我的。”刘琼说,“那时候,大舅出国多年,是老华侨,联系主要靠写信。信中他最爱引老杜的诗。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就问我喜欢李白还是杜甫。大舅是老杜迷,我后来想,他离开祖国,在外多年,那种怀乡思乡的情感,能够与杜诗产生共鸣。”五六岁的时候,刘琼开始背《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每天早晨一首,渐渐养成了读古诗词的习惯。
诗词里的乾坤万象、百态人生,在刘琼心里慢慢发酵,盛开在《花间词外》中。书中触及自然美与人工美、隐逸文化、宗教与文艺之关系等美学命题,并通过探讨辛弃疾两首写荠菜的词看出了中年人与“中年”开花的荠菜在心境上的同构,她对李清照“婚变公案”也有独特见解。
刘琼认为,李清照嫁给张汝舟不能简单地用上当受骗来解释,也不像有人说的,是为生计所迫。李赵的婚姻并非童话,其内心的孤独由来已久。而与赵明诚比,张汝舟在动荡不安、辛苦逃亡的羁旅中,给李清照的温暖是实实在在的。但一旦结婚,进入具体生活,二人的文化差异、背景差异导致的矛盾必然难解。最后李清照以极大的勇气离婚,也算是及时止损。
这些自然流淌出的观点和分析,是作者丰厚学养的结晶,离不开广泛、长期的阅读积累。“我的阅读杂七杂八,不只读本专业的书,还会花大量时间来读历史类、科学类的书。我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对非虚构写作感兴趣。读得越多,自然会有不满足的感觉。就像我读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以后,觉得她讲辛弃疾讲得特别好,但讲李清照的部分觉得不满足,有点简单,这也是促使我写李清照的原因。”刘琼说。
- 天庭$玉帝第一次见悟空,两人的对话,就把一帮老神仙吓坏了
- 郑家#书法名家提笔千金,每日只提一字,作品保留至今,名声遗臭万年
- 马海方!姜耀南墨韵华章 艺路同行--名家书画迎春展
- 吴冠中@五大名家笔下的江南春,太美了
- 文化|“中译外”里中外合作的意义:知己和知彼,对话与建构
- 昭君@文字平淡如水,诗词却回味无穷,古代名家如何做到的?原来如此
- 海派@虎年名家迎春展空降静安雕塑公园,带来一缕“春消息”
- 中国文联&「刘俊京」墨绘万物——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四条屏鉴赏大展
- 国画&著名国画大家朱祖国,以鹰画而闻名于世,受到众多名家称赞
- 苏轼&今天迎财神 书法名家恭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