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创作中,“淡”和“味”是很难统一在一起的,即使像黄庭坚这样的大诗人也曾发过感叹:“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不过,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我们还是能够读到不少淡而有味的佳作。
先看两首: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这两首诗都是采用平常询问的口吻,没有难字僻句,没有华词丽藻,然而游子思乡之念,朋友共饮之情,沛然流于其中。读之如食橄榄,初尚疑其苦涩,回味始觉如饴,而其芳馨则永留齿颊间。
文章插图
诗歌史上,如果要以淡中有味为标准评比最佳诗人的话,那必定是非陶渊明莫属了。他的诗总是能在平淡的语言中流动着一种难以言传的韵味。试看他的《饮酒》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辞官归隐时所作。全篇就如话家常,清简平淡,纯朴自然,但它并不浅薄,而是淡而有味。起首二句写自己在人群聚居的地方过着隐居的生活;三四句说因为心境高远,自然就摆脱了环境的困扰。仅仅四句,就已包含了令人咀嚼不尽的意蕴。
“采菊”一联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完全将人们引入了脱尘的世界;“山气”一联则进一步表现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怡然自得的闲情逸致。诗人最后说,我已领会到此中的真意,无待言说,也不必言说。这一结尾,自然使全诗更耐寻味。
文章插图
全诗写茅庐,写东篱,写南山,写暮霭,写菊花,写飞鸟,不着一色,白描无华,然而又那么的富有诗意,这就在于诗人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全部蕴藏在形象的描写中,故能平易中见深远,素雅中呈风骨,正如苏轼所说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葛立方曾指出:“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这告诉我们,淡非果淡,乃天下至味,是一种达到了千锤百炼又不见刀斧痕迹、自绚丽中来却褪尽芳华的境界。
仍以陶渊明《饮酒》诗为例。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宋朝的不少陶诗版本,都将“见南山”作“望南山”。为此苏轼很不满意地说,改此一字,“觉一篇神气索然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故悠悠忘情,闲远自得。
而以意无所属的“见”字易为目有定视的“望”字,正如蔡居厚所云:“便有褰裳濡足之态矣。”“褰裳濡足”,就是撩起衣服过水,比喻有意为之,刻意雕琢,这自然就破坏了原诗的神理意趣。由此可以见出,这个“见”字看似平常,意实深微。
文章插图
我们再来看李煜的一首《虞美人》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整首词不假雕琢,纯用白描,正如王国维所说:“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然而我们又能从其平淡的语言中领略到无穷的韵味。
- 溪山积雪并草书咏雪诗合卷!文徵明雪景山水:平淡自然、孤高拔俗
- 词人$豪放词人刘辰翁,用深婉的文字写下一首《虞美人》,读来让人动容
- 林清玄|夜读丨中国话
- 平淡生活!普林尼的绘画,介于诗歌和自然主义之间,有奔向色彩的自由
- 昭君墓#董必武为昭君墓所题写的28个字,笔墨酣畅,瘦劲沉稳,行云流水
- 舞剧|大型史诗原创舞剧《昭君》3月7日亮相海口
- 文字狱$纪晓岚凭啥把《山海经》列为禁书?只因书里藏着一秘密,不得不删
- 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历代书法大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作品精选
- 文字@根据秦汉时代产生的隶书字体来看看“公,私”的字义正解
- 古隶!隶书在汉代逐渐走向成熟,文字的形体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