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对话名家 | 刘 琼:以花为媒,走向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陶渊明@对话名家 | 刘 琼:以花为媒,走向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文章插图

刘琼,学者,作家,艺术学博士。《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曾获《雨花》 文学奖、报人散文奖、文学报“新批评奖”、《当代作家评论》 评论奖等。著有《花间词外》《聂耳:匆匆却永恒》《通往查济的路上》等专著。

作 者:张鹏禹
刘琼爱花,看她的朋友圈,水仙、蝴蝶兰、君子兰、米兰、仙客来……宛如花卉大观园。朋友们羡慕不已,便纷纷点赞留言,询问养花秘诀。
爱花人怎能不写花?她的新书《花间词外》,乍一看书名,便让人自然想起五代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花间集》里收录了晚唐温庭筠等18位词人的作品500首,风格绮丽,意象华美,词风婉约,但境界略显促狭。
《花间词外》则不同,一个“外”字仿佛题眼,提示读者:此书虽写花、写词,更面向植物和文本外的世界无限敞开。举凡世间百态、民间轶闻、古人过往、亲身经历,书中一一呈现。作者以花为媒,以词为眼,融知识性与感性审美于一炉,有古典美,有现代感,读起来却丝毫没有龃龉疲沓之弊,让人惊叹于竟能在有限的篇幅里,以明白晓畅、富于节奏的语言,呈现“一花一世界”的万千气象。
《花间词外》收录了《兰生幽谷无人识》《落梅横笛已三更》《正见榴花出短垣》《丁香空结雨中愁》等12篇散文,写了兰草、梅花、荠菜、海棠、樱桃、石榴、芙蓉、槐花、桂花、菊花、丁香、水仙等多种植物。
在最近几年的出版物中,谈植物与文学的已有不少,梅、兰、菊古人更是写了无数,刘琼又缘何再写这个话题?刘琼应约接受了《中国青年作家报》的采访。
陶渊明@对话名家 | 刘 琼:以花为媒,走向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文章插图

用散文的形式,把关于与花有关的词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勾连起来
“我想突破自己以往的写作模式,找到新的生长点。从我们老祖宗开始,花就进入诗词了,写到花和词,必然写到它们和人的关系。花和词是两个明确的范畴,花、词和人的关系,就复杂了,呈现出一个打开的面向。”刘琼说。
沿着这一思路,刘琼用散文的形式,把关于与花有关的词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勾连起来。
在《兰生幽谷无人识》中,刘琼从古诗《种兰》《幽兰操》和《兰花草》歌词谈起,说兰花本是山中物,但因人的喜爱,常被移植种在园中,继而谈到自己少时在芜湖种兰的经历。
刘琼追本溯源,讲种兰的鼻祖该是越王勾践,传说绍兴城南兰渚山正是勾践种兰的地方。从无人识,到中国种兰的传统,再到绍兴棠棣“兰花村”种兰成为产业;从诗歌到画家刘晖笔下的兰花,再到胡适获熊希龄夫妇所赠兰花草后写出的白话诗《希望》,历史与现实,经历与知识,草木与文心相交织。
这不觉让人疑惑,如何让这些内容无缝衔接,结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刘琼认为:“写散文跟写评论文章不一样,充满了意想不到。我的写作习惯是,写之前阅读和消化大量的资料,打开电脑开始写的时候,旁边基本不放任何书籍,让自己心无挂碍地往下写。比如,开始写《采菊东篱下》时,写下标题,我脑海里立刻就想到陶渊明、五柳先生和‘不为五斗米折腰’,想到桑落洲。于是,我就从桑落洲开始写。我会去想陶渊明写这首诗的心境是什么?过去读过的陶渊明诗作的名家赏析,也储存在记忆中,成为知识点。一旦点燃引信,这些就急不可耐地往外窜,噼里啪啦,激起跳跃的火花。”
这也就使得刘琼笔下的“花”有了多层意涵:作为植物的花、作为审美对象的花、作为文化象征的花等,都囊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