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文化暖流”汇聚战疫情

□ 张珺 陈诚 宗志鹏
“一隔(离)胖三斤”“抱住绿‘马’就是福”“真人不露相,出门戴口罩”……这几天,苏州画家郁生宏的抗疫漫画成为朋友圈“爆款”,诙谐有趣而又贴近生活的作品看得大家会心一笑。
这组漫画已经更新到第42幅,引来大批市民的追捧。“真实地记录生活,带给大家快乐就已足够。”谈起创作这组漫画的缘由,66岁的郁生宏表示,从疫情防控可以看出,苏州人的骨子里透着“笃悠悠”,即使暂时遇到困难,也能从容淡定面对。
像郁生宏这样,通过文艺创作为抗疫注入“文化暖流”的艺术家还有很多。苏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文艺工作者们纷纷各展所长,积极开展抗疫文艺作品创作,以书画、曲艺、朗诵等艺术形式,宣传防疫知识,致敬防疫工作者,营造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温暖氛围。
“看到志愿者忙碌在防疫一线,身边的同事也挺身而出加入其中,不由自主地冒出了创作灵感和动力。”说起创作苏剧小组唱《志愿者在行动》的初衷,国家一级演员,昆剧、苏剧表演艺术家王芳很激动。
【 民间文化$“文化暖流”汇聚战疫情】 2月18日晚,王芳通过微信联系编剧陆伦章和作曲家周友良两位好友,吐露以地方戏曲助力抗疫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次日早上,陆伦章仅用一小时就拿出唱词。周友良争分夺秒进行创作,当晚9点多就完成作曲。三人又连夜斟酌完善,敲定一个满意的作品。20日上午,在苏剧团排练厅,由王芳领唱,苏剧团乐队演奏,半天完成录音。创作词曲、演奏演唱、录音合成、视频制作……短短三天,从创作到发布,一连串的“接力行动”,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不管来自哪里,从事什么岗位,每一个在为苏州抗疫出力的人,都值得被厚爱!”看到全省各地医务工作者赶赴苏州支援,滑稽戏表演艺术家张克勤坐不住了。他赶紧与苏州市滑稽剧团的演员们一起,以《“艺”心抗“疫” 加油苏州》为主题,创作方言版表演小视频。扬州话、无锡话、苏州话、山东话、上海话……演员们用不同方言,提醒大家少出行、不聚集。浓浓乡音、亲切生动,引发市民强烈共鸣,也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以文艺作品鼓舞抗疫信心,不仅文化大咖在行动,民间文化爱好者也积极参与。倪维珍是苏州图书馆“超凡”盲人朗诵艺术团的一位成员,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朗诵《致敬抗疫志愿者》。“作为一名先天视障者,平时得到太多志愿者的帮助,看到疫情中很多志愿者挺身而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感谢他们的付出。”定下主题、完善文案,到了最关键的录制环节,她一遍又一遍录,一次又一次听,反反复复录制14遍才满意。作品一上线,网友纷纷点赞:“用声音传递力量,展现了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注入同心抗疫的“文化暖流”,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行动起来。对于隔离点、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市民来说,“宅”就是他们当前的状态。苏州公共文化场馆纷纷转战“云端”,推出文化艺术大餐,确保文化供给“不打烊”。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信息部部长沈宇豪介绍,春节以来,中心就推出线上元宵猜灯谜、“云上”美术馆、“品蘇”慕课、“吴门烟水”系列讲座、“云上”艺生活等,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感受江南文化的魅力。新上线的慕课《核雕》展示作品设计画稿、起坯、精雕到打磨的全过程,让观众了解冲刀法、清水刀等高超的“独门绝技”。14日至25日,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线上各平台访问量约达6.2万人次。
进入苏州图书馆上线的《风雅总持——纪念文征明诞辰五百五十周年文献展》360度VR实景展,一步一景,利用音视频等技术,将常态化活动进行完整线上呈现,给市民以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实现“云观展”。苏州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主任梁谷嘉说,立足分众化、精准化、主题化特色,图书馆还将推出“阅读旅行箱”“一本书直播间”“江南四季风”等线上活动,更好地满足市民“宅”家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