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杆$「青未了」平和如花专栏 | 辞灶,回家

芝麻杆$「青未了」平和如花专栏 | 辞灶,回家
文章插图
【 芝麻杆$「青未了」平和如花专栏 | 辞灶,回家】文|王晓慧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一缕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又是一年腊月二十三了。这一天俗称“祭灶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祭灶送神在我们当地影响很大、流传极广。
记得小时候刚过完腊八节。奶奶与母亲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洗刷,买东西,备年货。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灶王爷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天庭纪律挺严格的,也像我们现在的单位,每到年终都要有个述职报告一样吧。
小时候的厨房,风箱,土灶台,烧柴火和烟煤,没有抽油烟机,经过一年的烟熏火燎,年画上的灶王爷与灶王奶奶都灰头土脸了。奶奶总会用干净的抹布轻轻擦拭,说是让俺家的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干净利落的去天上。辞灶这天还有一个风俗,在外面的人都要赶着回家辞灶过年的习俗,意味着一家人的团团圆圆。每年的这一天,无论身在哪里的游子都能想象到家中的亲人那种期盼的眼神,异乡的游子们也是归心似箭,总想着在腊月二十三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到家的那一刻,彼此的眼中早就蓄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一年在外面的酸甜苦辣及委屈也顺着流下的泪水释然了。
记得那时候父亲在城里上班,无论他多忙多累,总是会骑着他那辆“大金鹿”自行车赶回家里。等父亲回到家,我家的祭灶仪式就开始了。在我的记忆里,开始一直是奶奶负责祭灶。后来奶奶离开了我们,就由母亲负责。先在灶台前摆上水果、灶糖(芝麻糖),点上一柱香。然后跪下来,虔敬地磕三个头。再把年画揭下来,放在早早用高粱桔的瓤扎的“马”上,好给灶王爷老人家代步,然后点燃芝麻杆再引燃“马”与年画。奶奶与母亲在虔诚地磕头祷告: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天爷爷那里多说我们家的好,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的……我与弟弟妹妹也模仿着做,或许是因为年龄小做不伦不类,灶王爷有点嫌弃,让我做了一个平淡无味的凡人。
我们家祭灶用的都是芝麻杆,奶奶说有节节高升的寓意。我家的灶王爷步步高升,会带给我们好运。为灶王爷摆上灶糖,让灶王爷吃的嘴甜,多为我家美言。祭奠完的灶糖,奶奶与母亲让我们姐弟三个吃,说是长大了会说话,会说好听的话。想想奶奶真是伟大,好像一切都是按照着奶奶的意愿。
“古传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是范成大的一首《祭灶词》,小时候父亲教给我姐弟三人背诵。那时候小,只会背诵不懂其中深意,而今读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老宅子里干净明亮。虽然奶奶离开了我们,母亲也变老了,但是看着堂屋里八仙桌子上奶奶的照片,她慈祥的笑着,看着我们,我知道她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她只是变了个样子继续守护着我们的家。母亲也慢慢变老了,辞灶,回家,它就像我们记忆的根,无论何时何地,都永远深植于我们心里。
2022.1.24
芝麻杆$「青未了」平和如花专栏 | 辞灶,回家
文章插图
芝麻杆$「青未了」平和如花专栏 | 辞灶,回家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王晓惠笔名平和如花,供职于郓城烟草公司。菏泽市作协会员,菏泽市书协会员。作品见于《齐鲁晚报》《菏泽日报》《菏泽广播电视报》《水浒文化》《郓城文艺》《诚信郓城》《曹州诗词报》《老骥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