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35岁职场人「死亡」后的24小时( 二 )

职场上有个词叫 , 金三银四 。

意思是 , 找工作、跳槽最好的时间就是每年三四月份 。
打工人拿到了上一年的年终奖 , 公司做出了新一年的发展规划 。
一切换血、重启 。
可从去年开始 , 这个定律被鞭出一条裂痕——
裁员 。
尤其是大厂 。
于是 , 太多人还没熬到三四月份 , 就被迫找起了工作 。
前有教培人落难 , 后有互联网人、金融人遭殃 。
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神气无比的大厂人遭受了一记猛锤 。
其中 , 最倒霉的还是那些35+的中年职场人 。
因为他们年纪大、难管理 , 被视为人到中年连个中层都混不上的“累赘” 。
听起来无比合理 , 适者生存的伟大逻辑再一次发挥作用 。


所以 , 我们总是在探讨:

如何努力在35岁之前做到中层管理 , 如何在35岁以前赚到更多养老钱 。
似乎35+的职场人 , 都不值一提 。
真不甘心 。
35岁这样的大好年纪 , 凭什么变成了一个提起来“晦气” , 想起来焦虑的人生阶段 。
更不忍心 。
不忍心看中年职场人 , 失意颓废 , 自暴自弃 , 陷入焦虑和无望的深渊 。


所以 , 她姐特意通过朋友认识了年前刚被互联网大厂裁员的Coco 。
Coco , 34岁 , 未婚 , 产品经理 , 被裁三个月 。
她向她姐讲述了自己和前同事一起被裁员的故事 。
以下为Coco的自述 。

裁员风云
我们组一共12个人 , 除了产品经理 , 产品运营 , 还有几个帮忙打杂的实习生 。
从去年10月份开始 , 公司就开始大批裁员了 。
当时看内部APP的日活 , 降低了差不多一半 。 以前约不到会议室 , 后来随便约 。
但因为我们那个项目一直是重点业务 , 当时就觉得这事怎么都轮不到自己头上 。
那天我们照常开项目推进会 , 大家一落座 , 就看老大Leven表情凝重 。
加上他磕磕巴巴 , 说两句咳一下的样子 , 我们直接领会 。


裁员——整个部门都端掉 , 我们组12个人自然也全军覆没 。
从会议室出来 , 没有人再像以前那样立刻钻进电脑接着战斗 。
每天7点都要一块叫外卖准备加班的阿嘉和桃子 , 很默契地到点下班 。
大辉和晨姐直接下楼抽烟 , 上来就开门见山地问Leven:内部转岗呢?有路子吗?
Leven答应去给活动活动 , 但不保证一定行 。
而我 , 已经开始盘算手里的人脉 , 看谁能在年底的关口拉我一把 。


第二天早上醒来 , 我都觉得这仿佛是一场梦 。
整个人昏昏沉沉 , 把洗面奶当牙膏挤 , 眉毛画得一边粗一边细 。
我磨磨蹭蹭到了公司 , 结果发现工位都空着 , 大家比我想象中来得更晚 。
那一整天没有人说工作 , 大家反而陷入一种诡异的轻松氛围中 , 聊天、睡觉、看剧......
更神奇地是 , 平日里除了工作毫无交集的人 , 开始分享各自过往的职场经历、家庭琐事、什么孩子学习跟不上、跟另一半吵架闹矛盾……
在裁员潮下 , 有一种所有人共患难的荒诞感 。


我也是在那天才进一步知道 , 大辉30出头 , 虽是北京人 , 但每月有一万多的房贷 , 刚领证半年 , 原本今年五一要办婚礼 。
晨姐37岁 , 有个女儿刚上小学 , 和老公都是河北人 , 前两年刚在北京买了房子 。
她应该是我们组工资最高的 , 但又要养孩子又要养房子 , 经济压力也是最大的 。
这里面最受打击的还是桃子 , 31岁 , 未婚单身 , 半年前爸爸出了事故 , 刚做了第一次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