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当代电影》| 主流价值与情感表达:《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叙事策略评析

新作评议
志愿军|《当代电影》| 主流价值与情感表达:《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叙事策略评析
文章图片

作者:张卫
责任编辑:杨天东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2022年第3期
志愿军|《当代电影》| 主流价值与情感表达:《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叙事策略评析
文章图片

张卫
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
《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以32亿元的票房成绩在2022年的春节档(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电影中拔得头筹 , 其叙事策略也是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 。 分析总结其经验 , 有利于摸索规律 , 有助于主流大片创作长足发展 , 不断取得好成绩 。
一、完形心理与战场真实
作为电影工业的主流战争大片 , 高票房是其担负的产业重任 。 战争类型电影的叙事原则是:叙事主体最终实现故事起始设定的目标 , 满足观众对战争叙事中正义一方完胜的心理期求 。 如果观众屡次在战争电影叙事中获得“正义一方最终胜利”的观影满足 , 则会在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中形成相对固定的观影心理模式 。 在心理学中 , 这种相对固定的心理模式被称为“格式塔”(gestalt) 。 例如 , 观众如果在记忆中形成了圆形的“格式塔” , 当他看到一个有缺口的圆形(实际上是圆弧)时 , 就在意识中把这个圆弧归为一个圆形 , 心理学称之为完形心理 。(1) 在《南征北战》《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莫斯科保卫战》《攻克柏林》《巴顿将军》等许多战争片中 , 结局都是正义一方取胜 , 观众观影时收获心理圆满和内心喜悦 。 满足这种完形心理 , 是《水门桥》作为一部主流战争大片保证高上座率的重要措施 。 况且该片被安排在春节档 , 影片中我军的胜利才能与春节观众的喜悦情绪互不相悖 。
然而 , 这部取材于战争实例的战争大片不得不遵循战争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 , 必须尊重残酷、惨烈的战场真实 。
据战史记载:水门桥是长津湖附近的古土里以南六公里左右的一座水坝电站 , 是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 的必经之路 。 志愿军九步兵团战略目标是炸毁水门桥 , 阻止美军从水门桥上撤退 , 将美军陆战一师全歼在这一地区 。 然而 , 1950年12月4日与5日 , 志愿军20军60师180团授命前后三次炸桥 , 每炸毁一次 , 美军就会重建一次 。 12月6日晚 , 志愿军数百名战士身负炸药包 , 从多个方向向水门桥发起进攻 , 不仅炸毁了桥面 , 而且炸毁了大桥的基座 。 在破坏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 , 美军依然用C-119大型运输机 , 空投了M-2型钢梁 , 于12月8日下午4点重新修建了一座全钢结构的水门桥 , 让美军重型装甲车队安全通过 。 也是在这个时候 , 志愿军已经伤亡惨重 , 弹尽力竭 , 无法组织再一次的炸桥行动 , 美军陆战一师因而悉数逃走 , 九兵团没有实现既定的战役目标 。
历史上的这个真实结果怎样呈现在电影《水门桥》的叙事里 , 才能既让观众感觉到志愿军的胜利 , 又能呈现历史的真实呢?
经过反复研究 , 《水门桥》的主创找到了两全其美的叙事途径:
首先 , 阶段性满足观众对炸毁水门桥的期待 , 用冲击力极强的画面 , 视觉上充分展呈几次炸桥后的爆炸景观和身临其境的巨大声响以及桥毁墩塌的散射性粉碎场面 , 让观众情绪在爆炸的视觉奇观中得到一次次阶段性的释放 。
志愿军|《当代电影》| 主流价值与情感表达:《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叙事策略评析
文章图片

《长津湖之水门桥》剧照
其次 , 视觉上淋漓尽致地展现逃跑者的败象和追击部队的胜者气概 。 我们看到 , 在敌军舰群冒着黑烟向地平线仓皇逃走之际 , 在俯瞰角度的大全景镜头中 , 成千上万穿着黄色军装的志愿军战士高举枪支 , 潮水般地欢呼着涌向岸边 , 红色的旗帜迎风漫卷 。 影片将敌我双方不同态势的空间场面在剪辑上严密缝合 , 强调了追击者与逃跑者的因果关系 。 这种场面摄影和剪辑方式很像《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中来自不同方向的解放军攻击部队高举红旗在天津解放桥会师 , 像《上甘岭》《英雄儿女》中我军战士们高举红旗和枪支在刚刚攻下的主峰阵地上会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