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IC Photo)
【文明的坐标——人类与风险的博弈】
陈志武/文
家秩序是最为持久不衰的人类互助共同体 , 其次是组织严密的宗教社群 , 宗教对强化人类生存力也贡献很大 。 权威学者涂尔干(Emile Durkheim)说 , “宗教就是一组有关神圣事物的信仰与实践的统一体 , 这些信仰与实践将信众凝聚到一起 , 组成一个叫‘教会’的排他性道德社群” 。 家庭和宗族能长久持续 , 这好理解 , 因为它们是基于血缘的共同体 , 但宗教是超越血缘 , 是基于对“道德化神”(moralizing gods)的共同信仰 , 却也能持续上千年甚至两千多年 , 国家有兴衰但宗教能永恒 , 这本身就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 更何况如果离开宗教 , 我们就无法理解不同文明在过去两千年的演化历程 。
那么 , 在实效上 , 宗教对人类的贡献如何?作用方式又是什么?前面说过 , 如果只从劳动生产率指标判断 , 宗教跟儒家一样 , 也没能带来正面的影响 。 不仅从轴心时代(即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间)直到18世纪末 , 全球人均收入基本没变 , 而且一些基于现代数据的研究表明 , 信教程度越高的社会里 , 其全要素生产率反而更低 , 也就是 , 宗教甚至对生产率呈负面作用 。 可是 , 一旦考虑风险化解能力 , 结论就不同 , 基督教《圣经》就很直接 , “你要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 , 律例 , 典章 。 ……他(神耶和华——引注)必爱你 , 赐福与你 , 使你人数增多 , 也必在他向你列祖起誓应许给你的地上赐福与你身所生的 , 地所产的 , 并你的五谷 , 新酒 , 和油 , 以及牛犊 , 羊羔 。 你必蒙福胜过万民 。 你们的男女没有不能生养的 , 牲畜也没有不能生育的 。 耶和华必使一切的病症离开你”(《旧约·申命纪》7:11-14) 。 也就是 , 只要你信上帝 , 并坚守教规律例 , 那么 , 物质短缺、不生不育、疾病缠身这些风险都不会跟你有关 。
从古罗马分别于公元165年和261年经历的两场大瘟疫中基督徒的经历 , 到19世纪传教士在清朝中国的赈灾救荒 , 都具体地展示宗教的化险与救助价值 。 德合佳(RajeevDehejia)等三位教授利用当代美国数据 , 分析收入下降对信教家庭与非信教家庭的消费冲击差异 , 发现逆境对信教家庭的冲击显著小于对普通家庭的冲击 , 信教的化险效果明显 。 一方面 , 教义可能淡化信徒对物质的追求 , 他们可能本来就更在乎精神生活 , 收入下降对消费的影响本来就低;另一方面 , 教会为信徒提供应急救济 , 就跟中国历史上的佛庙一样 , 此外就是教友间的风险互助互救 。 也正是因为宗教提升信徒的风险应对力 , 在生活风险本来就高的地区 , 人们对宗教的需求也多 , 信教人口占比会更高 。 20世纪20年代之前基督教在中国的扩散经历也与此类似 。
既然宗教能起到实质性避险效果 , 这意味着 , 一方面不同宗教派别之间会展开竞争 , 比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之间的上千年的竞争 , 另一方面宗教也会跟宗族、金融市场、国家福利竞争 , 最大化自己的信众社群 。 我们可以视宗教组织为一种俱乐部 , 避险与资源共享是其提供的功能之一:每位信众专注其中的资源越多 , 其他教友会因此受益更多 , 所以 , 信众越多越好 。 依照这一逻辑 , 宗教的发展就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激励个体 , 让他们将更多资源投入此宗教 , 而非彼宗教或金融市场?为了做到这一点 , 宗教在提高加入组织的收益的同时 , 也可以采取手段阻碍金融、宗族和其他宗教的发展 , 降低信徒从其他途径得到的效用 , 或者抬高其他途径的成本 , 使信徒专注此教 。
- 迷人的田野|《迷人的田野》:曼·雷1922年的影集与发现
- 波普|讲座|安迪·沃霍尔与波普艺术:潮流和批判的游戏
- 翡翠|一个词的区别,但价格是数千英里。你能接受这些缺陷吗
- 民间文艺|天南地北阳江人丨冯峥:从艺五十年的“阳江土特产”
- 蒋勤勤|穿西装的蒋勤勤真潇洒,配薄纱长裙秀长腿,看脸和老公似两代人
- 职业教育|如何培养自己的商品化思维?以确保精力用到点子上
- |体量最大的古代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将重见天日
- 范曾|范曾标价4千的书法作品为什么几年未能成交?
- 古籍|牧斋先生列朝诗集小传:较重要的古代文学批评著作
- |关于史语所第一次大司空村发掘的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