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春日迟迟读书时,《行香子》里的千古情思

行道烧香 佛教源流
“行香子” , 词牌名 , 又名“爇心香”“读书引” 。 《行香子》历代作品约有300首 , 两宋词人多《行香子》佳作 。 《钦定词谱》以晁补之《行香子·夏日即事》为正体 , 双调六十六字 , 前段八句四平韵 , 后段八句三平韵 。 词曰:
前岁栽桃 , 今岁成蹊 。 更黄鹂、久住相知 。 微行清露 , 细履斜晖 。 对林中侣 , 闲中我 , 醉中谁 。
何妨到老 , 常闲常醉 , 任功名、生事俱非 。 衰颜难强 , 拙语多迟 。 但酒同行 , 月同坐 , 影同嬉 。
全词清新自然 , 颇多隐逸之思 。 “行香子”词调均由三、四字构成的短句组成 , 格律整饬 , 音节流美 , 活泼生动 , 读起来朗朗上口 , 如溪流淙淙 , 又如松风阵阵 。
关于“行香子”调名的来源 , 当与佛教有关 。 此调当为佛曲 , “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 , 调名本意即以小曲的形式歌咏拜佛仪式中的绕行上香 。 南宋程大昌《演繁露》云:“‘行香’即释教之谓‘行道烧香’也 。 行道者 , 主斋之人亲自周行道场之中;烧香者 , 熟之于炉也 。 ”从南北朝开始 , 朝廷即举办“行香”法会 。 《南史·王弘传》载曰:“何尚之致仕 , 复膺朝命 , 于宅设八关斋 , 大集朝士 , 自行香 。 ”唐代也有“行香”的习俗 , 张籍诗云:“行香暂出天桥上 , 巡礼常过禁殿中 。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白居易也作有《行香子·清凉山文殊赞》 , 词中有“愿当来世 , 生净土 , 法王家”等句 。
民间亦有“行香”习俗 , 杭州西湖边仍有“上香古道” , 古代香客乘船在茅家埠上岸 , 然后沿上香古道去往天竺灵隐诸寺祈福 。
行香子|春日迟迟读书时,《行香子》里的千古情思
本文图片

淡泊明志 空无之思
《行香子》一词因其佛教源流 , 多表达词人厌倦官场、淡泊名利、抛弃功名利禄之心 。 如晁补之词“何妨到老 , 常闲常醉 , 任功名、生事俱非”(《行香子·夏日即事》) , 辛弃疾词“而今老矣 , 识破关机 。 算不如闲 , 不如醉 , 不如痴”(《行香子·归去来兮》) 。 词人愿常闲常醉 , 不问功名 , 浮名浮利 , 皆忘于心 , 这正是对白居易《行香子》词中“不求富贵 , 不恋荣华”的历史回响 。 此类作品以苏轼《行香子·述怀》为代表 , 词云:
清夜无尘 , 月色如银 。 酒斟时、须满十分 。 浮名浮利 , 虚苦劳神 。 叹隙中驹 , 石中火 , 梦中身 。
虽抱文章 , 开口谁亲 。 且陶陶、乐尽天真 。 几时归去 , 作个闲人 。 对一张琴 , 一壶酒 , 一溪云 。
上阕即景抒情 , 清夜月明人静 , 仿佛远离尘嚣 , 词人把酒对月 , 生发感慨 。 名利皆为虚幻 , 虚苦劳神 。 末句作者连用三个典故 , 感叹人生短暂 , 须臾即逝 。 “隙中驹” , 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 , 若白驹之过隙 , 忽然而已 。 ”“石中火” , 语出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 , 犹如石火 , 炯然而过 。 ”白居易《对酒》诗中亦云“石火光中寄此身” 。 “梦中身” , 语出《关尹子·四符》:“知此身如梦中身 。 ”李群玉《自遣》诗中亦云“浮生暂寄梦中身” 。 作者感叹人生短促 , 如快马驰过隙缝 , 如一闪即灭的火花 , 如梦中的短暂经历 , 充满了虚无和感慨 。
下阕词人尝试寻找摆脱苦闷和自我解脱的方法 , 既然知音难觅 , 不被知遇 , 且不如忘记烦恼 , 去追求现实乐趣 , “陶陶”即无忧无虑 , 单纯快乐之意 。 若有机会 , 则做归隐之思 。 苏轼曾有诗云“老病思归真暂寓 , 功名如幻终何得” , 官场沉浮 , 心形俱悴 , 词人希望可以远离官场 , 摆脱世俗纷扰 , 归隐田园 , 做个闲人 , 有闲情雅致 , 可弹琴、饮酒、赏云 , 溪水潺潺 , 琴声悠悠 , 清雅而富有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