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所谓“躺平”,身体躺下了,内心却愤懑不平( 四 )


网络上有年轻的职场90后愤怒地质问:“我是985名校出身 , 终日‘996’ , 还是买不起北上广深的房子 , 而有的人学历非常低 , 家里拆迁以后可以分到几套房子 。 凭什么他可以坐享其成 , 而我再努力还是买房无望?”从网络上的此类情绪中 , 笔者观察到一个深刻的现象:消极的躺平主义者实际上是“身躺心不平” 。 身躺只是假象 , 他们的内心其实充溢着不满与愤懑不平 。 与虚假的躺平主义、积极的躺平主义不同 , 更与佛系青年有别 , 一旦进入消极的躺平主义者的内心 , 就会发现有一种无名的怨恨 , 这种怨恨 , 所针对的目标 , 一是资本 , 二是精英 , 三是逼迫其不断拼命的“优绩制” 。 在网络上 , 仇富与仇精英的情绪 , 在一部分失败者那里弥漫 , 各种“困在系统”里的说法 , 也反映了对“优绩制”的强烈不满 。
即使还没有进入职场的大学生、研究生 , 他们的兴奋点也随着社会的变化在变化 。 笔者所指导的研究生多从事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研究 , 近二十年所选择的论文主题 , 在世纪之交多是抽象的思想史主题;十年前开始转向社会文化史 , 关心“权势转移” , 社会的上下流动问题;近年来 , 不少研究生对五四青年精神世界中的苦闷与焦虑更感兴趣 。 象牙塔里的学术研究风向竟然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 。 由抽象的观念追求 , 落地为实在的社会流动问题 , 最后转向内心世界的焦虑与不满 , 这条研究脉络的变化 , 也是近二十年职场青年社会心态的演化 。
佛系|所谓“躺平”,身体躺下了,内心却愤懑不平
本文图片

03
“身躺心不平”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心理现象 。 德国社会学家舍勒曾经专门研究过怨恨 , 指出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产物 。 他所说的民主社会 , 相对于欧洲中世纪的等级社会而言 , 是托克维尔意义上的民主社会 , 上下阶层可以自由流动的现代社会 。 在中世纪的等级社会之中 , 每个人各安其位 , 各守本分 , 没有什么过分的欲望与野心 , 因此也缺乏怨恨的社会心理土壤 。 但是 , 到了现代民主社会 , 阶级的天花板被捅破了 , 只要努力奋斗 , 就有可能跨越阶层 , 于是各种于连式的人物都出现了 。 然而 , 通往成功的金字塔并不容易爬 , 大多数人的欲望被流动的民主社会释放出来了 , 但最终满足欲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于是在心理上积淀了各种各样的怨恨:怨恨比自己更幸运的同一阶层的人;怨恨高高在上的富人与精英 。
中国与欧洲的历史传统不同 , 正如笔者在《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里面分析过的 , 中国古代是一个“流动的等级社会” , 贵族与平民之间、社会上下阶层之间一直存在着自由流动的管道和空间 , 然而 , 社会依然有严格的等级 , 按照权力、财富和文化来决定上下阶层之间的身份尊卑 。 对上自卑 , 对下傲慢 , 形成了畸形的社会人格 。 每一个人只有拼命往金字塔的上端流动 , 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 。 在科举场上 , “土猪拱白菜”的欲望比比皆是 , 为的是挤入上流社会 , 被人看得起 。 然而 , 如果对于个体来说 , 哪怕再努力奋斗 , 一旦往上流动无望 , 内心深处的怨恨就会积累 , 到某个时间节点 , 便会转化为一种破坏能量 。 这是一种挑战秩序的“无组织力量” 。 有组织的力量并不可怕 , 因为可以与它进行理性的利益交易 , 但充满怨恨的“无组织力量”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 难以疏导 。 对此 ,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善待90后 , 就是善待中国的未来 。 如何让更多的躺平者重拾信心 , 重新看到希望 , 的确是当下中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