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从岭南大家陈白沙看中国书法“心学”传统( 二 )


书法作品的欣赏是一个永恒的难题 。 书法的价值 , 不能以其他艺术的标准来衡量 。 正所谓“心正则笔正” , 书法不直接干预社会 , 而是干预人心、净化人心 , 以间接、内化的方式 , 来对世道人心、对社会起作用 , 这是书法不可低估的意义 。
在“心正则笔正”这句话当中 , 除了强调“心”的决定性作用 , 另一个主角便在于“笔” 。
笔在书法中的地位如何 , 历代书家莫衷一是 。 黄庭坚贬谪岭南时没有好笔 , 于是用鸡毛笔写字 , 发现也能写得好 , 因此黄庭坚得出了书法“在手不在笔”的结论 。
陈献章也不用传统毛笔 , 他用江门新会一带的茅草制成茅龙笔 , 称赞茅龙笔是“茅君稍用事 , 入手称神工” , 用茅龙笔留下了许多旷世佳作 。 这似乎说明 , 笔在书法中确实不怎么重要 。
直至今日 , 茅龙笔还是广东江门的著名特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可以被视为岭南文化的一个代表 , 反映了岭南地域典型的“在野”文化特征 。
对于岭南书家的研究 , 在今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明代以来的岭南书法家 , 不论是以陈献章为代表的哲人群体 , 还是以明末遗民群体、近代康梁为代表的革新群体 , 他们都有着相似的精神特质:
一是务实低调 , 强调内在修行 , 不注重外物;二是讲究气节 , 敢担当、敢作为、有骨气;三是重视学问 , 让书法植根于厚重的学养之上 。 这种品格延宕数个世纪 , 直至今日仍在岭南大地上熠熠生辉 。
陈献章其人 , 既是哲学家、文人 , 同时又是书法家、教育家、诗人 , 是岭南文化一个标杆式的人物 。 当前广东正在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 陈献章的成就与精神更加值得我们挖掘弘扬 , 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
【陈献|从岭南大家陈白沙看中国书法“心学”传统】陈献|从岭南大家陈白沙看中国书法“心学”传统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