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读者对凤姐既恨又爱?

文丨 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
图丨网络
|为什么这么多读者对凤姐既恨又爱?
本文图片

《红楼梦》五十九回通过小丫鬟春燕之口转述了贾宝玉的一句名言:“女孩儿未出嫁 , 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 , 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 , 虽是颗珠子 , 却没有光彩宝色 , 是颗死珠了;再老了 , 更变的不是珠子 , 竟是鱼眼睛了 。 分明一个人 , 怎么变出三样来?”从有光彩宝色的“宝珠” , 到没有光彩宝色的“死珠” , 再到以假混真的“鱼眼睛” , 关键是光彩与人性的逐渐丧失 。 当然并不是说女孩子一结婚就立刻成了死珠子了 , 而是慢慢地“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 , 有一个不知不觉由量变逐渐到质变的过程 。
|为什么这么多读者对凤姐既恨又爱?
本文图片

在金陵十二钗中 , 王熙凤就是从宝珠到死珠再演变成为鱼眼睛的人之一 , 只不过她没有到老年就死了 , 还没有来得及变为鱼眼睛 , 而是由一颗本来光彩夺目的宝珠渐渐变为失去光彩的死珠子 。
王熙凤还没有正式出场 , 曹雪芹就已经通过别人之口 , 使她给读者留下了光彩夺目的印象 。 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 , 对王熙凤有一句经典性评价:“模样又极标致 , 言谈又爽利 , 心机又极深细 , 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 ”冷子兴的岳母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 , 深知王熙凤的为人 , 说:“(她)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 , 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 。 再要赌口齿 , 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 。 ”(第六回)岳婿二人对王熙凤在模样、口齿、心机的看法几乎一模一样 , 一致认为好些个男人加起来也不如她一个 。 通过黛玉进府时王熙凤的出场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两个小片段 , 王熙凤果然是充满了光彩宝色 。
《红楼梦》给人的感觉似乎是“重女轻男” 。 这是曹雪芹有言在先的 , 因为他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使闺阁昭传” , 把那些强于“堂堂须眉”的“异样女子”的人品事迹 , 昭传天下 , 从而反映了曹雪芹对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的极度失望 。 如果有一个清明的社会 , 王熙凤完全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高级官员 。 但是曹雪芹并不“包庇”他喜爱的任何人物 , 包括女性 。 我们从王熙凤身上可以看到 , 曹雪芹写出了王熙凤在对金钱和权力的追逐中 , 人性逐渐异化 , 宝珠的光彩不断失落 。 这里固然有王熙凤个人品质的原因 , 但是曹雪芹更多地是把矛头指向了那个末世社会 。 他为王熙凤这样才干出众的女子的悲剧命运而深深惋惜 。
王熙凤这个人干了那么多坏事 , 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读者对她既恨又爱?这说明她这个人不那么简单 , 曹雪芹赋予这个艺术形象的不仅仅只有丑恶的一面 , 否则不会将她放在薄命司里 。
|为什么这么多读者对凤姐既恨又爱?
本文图片

我在《周思源看红楼》中说王熙凤五辣俱全 , 并不是说王熙凤只有“辣”这一个方面 。 这个人物之所以让人既爱又恨 , 就是因为她不仅仅是辣 , 还有甜 , 她也有充满少妇柔情缠绵的一面 。 比如 , 贾琏送林黛玉走后她对丈夫的无尽思念 , “心中实在无趣 , 每到晚间 , 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 , 就胡乱睡了”(十三回) 。 即使其“酸” , 也有可口之处 。 比如贾琏送黛玉奔丧返京 , 回到自己屋里夫妻二人亲热说话 。 听说香菱来了 , 贾琏就说起方才到薛姨妈那里请安时偶然见到的小媳妇原来就是香菱 , “越发出挑的标致了 。 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 。 王熙凤就笑话他走了一趟出美女的苏杭回来 , “也该见些世面了 , 还是这么眼馋肚饱的 。 你要爱他 , 不值什么 , 我去拿平儿换了他来如何?”(十六回)王熙凤此言虽有醋意 , 却没有推倒醋瓶 , 大撒泼妇之威 , 而是顺便开了个玩笑;接着反而说薛姨妈认为香菱模样、人品多么出众 , 连一般的小姐也比不上她 。 又说一年来香菱的不幸遭遇 , 为她十分“可惜” 。 因此王熙凤的“酸”也不可一概而论 , 要具体分析 。 当然 , 她“辣”的方面也不都是否定性的 , 比如她的超凡能力 , 善于识人用人 , 处事果断等 , 都有许多可取之处 。 这些大家都很清楚 , 不必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