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 几乎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人物 , 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 道家的创始人 。 他的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 , 又被人们视为中国哲学的开山之作 , 因其仅以五千言就道出了古老的东方智慧 。 然而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及真伪问题 , 却从汉代断断续续争论到了近代 , 成为两千年来的一个悬案 。 英国的汉学家李约瑟就曾贴切地以“朦胧”一词来形容老子 。 为什么会这样?
本文图片
究其根本 , 还是“文献不足征” 。 有关老子的生平信息 , 相对可靠的记载见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 说老子姓李 , 名耳 , 字聃 , 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 曾做过周王朝掌管图书的史官 。 还提及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说明二人是同时代人) 。 老子晚年眼见周王朝日益衰落 , 于是辞官西去 。 行至函谷关 , 遇到关令尹喜 , 祈求老子著书赐道 , 老子于是“著书上下篇 ,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 莫知其所終” 。 《史记》的记载虽然为我们提供了老子的一些基础信息 , 但仍有很多语焉不详的地方 , 后世不断有人演绎、附会其生平 , 更甚者将其神化 , 使得其面目越来越扑朔迷离 。 而对于《老子》一书 , 它在历史上的争议激烈程度远远胜过对老子本人的争论 。 自汉代以来 , 《老子》的传本、注本众多 , 其书虽仅五千余言 , 但从历代流传的诸本来看 , 经文文字出入较大 , 学者之间关于著书时代、内容、思想等的争议不断 , 有的学者甚至怀疑其为伪书 , 彼此之间争论不下 , 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
幸运的是 , 近现代以来 , 随着考古学的兴起 , 大量的地下珍贵文物得以陆续问世 , 从而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及文化提供了诸多便利 , 尤其是珍贵典籍的发掘 , 为消解一桩桩历史争论、悬案提供了铁证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发掘中 , 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帛书 。 因帛书材质特殊 , 在地下不易保存 , 故而在历次的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 , 而此次发掘 , 共出土帛书20余种 , 计12余万字 , 其中还有不少是已经失传的古书 , 这不禁让考古界和学界都极为兴奋和激动 。
本文图片
长沙马王堆3号墓
在这些出土的帛书中 , 就包括《老子》两种 , 其中一种字体介于篆隶之间 , 称为甲本 , 另一种字体为隶书 , 称为乙本 。 甲本无避讳 , 乙本避“邦”字讳 , 学界认为 , 甲本抄写时间在刘邦称帝之前 , 乙本抄写在刘邦称帝之后 , 皆属汉初的古本 。
本文图片
帛书《老子》甲本(局部)
本文图片
帛书《老子》乙本(局部)
此次考古发掘后 , 帛书《老子》成为当时已知最早的《老子》抄本 , 且其与后世流传较广的河上公、王弼注本在篇次顺序、文字内容上有较大差异 , 学者认为帛书《老子》在保留《老子》原貌方面有绝对优势 , 且两本同墓出土 , 来源不同 , 不仅可相互印证 , 而且可同时用其勘校今本 , 且其相对完整的文字 , 也为解决历来《老子》章节、经文等争议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 故而帛书《老子》出土的消息公布后 , 学界密切关注 , 随之掀起了一波波的研究热潮 。 在这些整理研究的著作中 , 最为亮眼的当属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 , 此书被读者奉为“研究帛书《老子》的集大成之作” , “研究《老子》的必读书” 。
- 传统|非遗传统技艺产品要与时俱进
- 刘涛|刘涛的职场装有多绝,《欢乐颂》的安迪,到如今新剧《星辰大海》,重回当时巅峰时刻!
- 李大毛|师徒风波后李大毛现身野塘,长竿短线擒红毛大鲤!钓友期待新一期《游钓中国》
- |据说《梦想城》即将开播,蒋欣和杨烁担任主角,剧情非常精彩
- 易经|中国《易经》风险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 孟庆旸|《只此青绿》领舞孟庆旸:这个瞬间,这很中国
- 艺术展|中华传统刺绣文化展在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举办
- 传播|浙江“守艺人”复刻四大名著“名场面” 用木雕传播文化
- 微雕|发现山东手造丨济南微雕:花生米大小酒壶上刻着《将进酒》
- 历史|李舫书写《大春秋》:从诗词中探寻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