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解读:人和人最远的距离,是三观( 二 )


|王阳明心学解读:人和人最远的距离,是三观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一方面 , “万物一体” , 人必须尊重和顺从自然法则 。 倘若一味地从“利己”角度来看待万物和支配万物 , 那么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
比如 , 人类为了获利 , 大量采伐矿石造成山体滑坡 , 附近居民人身和财产都遭到了重大损失;人类肆意砍伐森林造成土地大面积沙漠化 , 极端气候肆虐 , 生态环境被恶劣破坏 , 结果自身也深受其害;
人类捕杀野生动物 , 除了做成皮草 , 出于猎奇和炫耀还烹食 , 结果造成新型传染病毒的扩散 , 酿成整个社会的危机等等 , 都是人类的私念造成的 。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60%
人类疯狂破坏自然 , 自然就会反噬人类 。 因此 , 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 在现实生活中 , 将自我与万物放在一体之内 , 管束我们的言行 。
|王阳明心学解读:人和人最远的距离,是三观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另一方面 , 将“无善无恶”、“万物一体”的思想放在为人处世上 , 也同样的具有指导意义 。 比如 , 职场上 , 你与某个同事因为工作方面的事情意见不和 , 产生争执 , 心里面就给此人下了善恶定义 。
其实仔细想想 , 你们不过是针对同一个问题存在不同角度上的理解 , 说到底 , 两人都没有绝对善恶对错 。
很多时候 , 如果能做到换位思考 , 相互包容原谅再做沟通 , 也就没那么多解不开的结了 , 这总比一直僵持在那里 , 问题解决不了 , 两人心里都犯堵要好得多 。
|王阳明心学解读:人和人最远的距离,是三观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所以说 , 原谅他人也是原谅自己 , 善待万物就是善待自己 。 “我”与“他人”无异 , 我与“万物”无异 。
最自然的心 , 就是没有善恶私念的心 。 摒弃善恶之心 , 以无善无恶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 , 那么 , 内心也就不再被各种善恶所惑 , 行动更不会被各种善恶所困 。
02
有善有恶意之动
“有善有恶意之动”是王阳明的人生观 。 当我们思想动了 , 内在的良知就浮现了 , 那么符合天理的意念就是善 , 不符合天理的意念就是恶的 。 良知本身虽无善无恶 , 但却能自在地知善知恶 。
需要注意的是 , 他所说的这个善恶 , 并不是人心私念产生的善恶 。 这个善恶是我们内在良知自在地感悟到的由宇宙自然决定的善恶 。
|王阳明心学解读:人和人最远的距离,是三观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阳明先生认为 , 良知是人天生的本性 , 只是常被蒙蔽 。 所以 , 他曾作诗:“个个人心有仲尼 , 自将闻见苦遮迷 。 而今指与真头面 , 只是良知更莫疑 。 ”
先生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就是世间人人都可成圣贤 , 只是不愿承受修身养心的困苦 , 内心不够自信 , 这良知就被隐藏起来了 。
圣贤能从修炼学习中领悟到这个善恶 , 让体内的良知浮现出来 。 而“致良知”就是在实践中践行良知 , 让良知焕发光芒与力量 。 所以 , 王阳明平时经常告诫弟子:“生而为人 , 一定得有良知 , 圣人用尽一生践行‘致良知’ 。 ”
|王阳明心学解读:人和人最远的距离,是三观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阳明先生在五十岁提出心学宗旨“致良知”时 , 苦口婆心地说:“某于此良知之说 , 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 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 , 只恐学者得之容易 , 把作一种光景玩弄 , 不实落用功 , 负此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