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 我们社会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职业的建筑师 , 但这里的“不职业”同样不是一个贬义词 。 他们是某些具有良好审美倾向的人 , 因为机缘巧合 , 比如客户的邀请或者是资本的运作 , 甚至是高校的邀请 , 去做了一个建筑项目 。 但是一般来说这种项目都不大 , 可能只是简单的小房子或者一些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 。 虽然最后完成的品质也是很好的 , 但这类人并不是建筑师 。 他是做了房子 , 但他连防水怎么做都不知道 , 我把这类人叫做不职业的建筑师 。 我认为建筑师要分只能分上面这两种 , 而商业、学术、乃至于其他什么“网红” , 这些都是媒体时代为了快速概括一类人而使用的一种描述 , 不应该被大量地去使用 。
█很多人说建筑学科一直在自说自话 , 如今圈内也出现了内卷现象 , 你怎么来看待这个事情?
O:说实话我现在还不知道什么叫内卷 , 感觉就是一群人在一块自我烦恼 。 我不知道我的定义对不对 , 但我也不想知道那些人是什么意思 , 我只想讨论建筑学科的自说自话 , 而这个问题其实也存在于早年的西方社会 。
中国现在也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了 , 比如一群建筑师在一块聊一聊 , 我有时候也会参与 。 我觉得首先从大的层面来讲这是好事 , 因为通过一些公开的对话 , 很多建筑学现象、包括我们在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能够被发掘出来 , 大家会在热烈的公开讨论中达成一些共识或者产生一些质疑 , 这对建筑学本身的发展是好事情 , 所以我并不排斥这样的现象 。 但如果这样的讨论能够有更多行业外的人参与 , 会是一种更好的补足 , 也会更有意义 。 比如社会学家、材料供应商、幕墙专家、或者是政府决策部门的领导等 。
我记得2011年我们在太原的徐显秀壁画墓馆项目 , 当时国家文物局派了很多专家过来论证这个项目的建设必要性 , 团队里有专门研究青铜器的铁付德教授 , 还有专门研究地下水对墓葬和文物破坏的水利专家 , 我们作为建筑设计师只是团队中一个很小的部分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余姚阳明古镇西片区建筑设计全过程大型纪录片
参加完那个会议以后 , 我对文物保护类的建筑设计有了崭新的认知 。 建筑师往往总在讨论文物本体保护的紧急性和必要性 , 但在听完这些专家讨论后 , 会发现建筑师的认知是非常短浅的 。
从这个例子我想回归到我们现在关于建筑学的讨论 , 就是刚才您说的自说自话 。 这个词其实概括了一件事情 , 就是一群建筑师只在自己的知识和行业领域 , 用自己的话语诠释着自己或别人的工作 。
但如果有别的领域的人参与进来 , 用我们不熟知的语言体系和术语去解释同样一件事情 , 就会变得非常有意思 。 现在建筑行业有时候会邀请一些媒体加入讨论 , 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等 。 他们从媒体角度参与讨论 , 我觉得很好 , 但这是非常危险的 , 因为媒体的作用就是通过视听去引导大众判断 , 而我认为很多事情不一定需要判断 。
我不排斥这样的讨论 , 我只认为需要更加多元一些 , 并且建筑师需要听到其他领域传来一些刺耳的声音 , 比如当一些建筑师觉得他们的建筑特别好 , 为乡村振兴、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时候 , 这些建筑所造成的人员密集情况是否会影响城市交通?交通专家、抗震专家、街道办事处主任都怎么看待这个建筑?他设计的高层建成以后会不会对周边的老旧街区产生影响?
- 建筑师|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差别到底在哪里?这就是用业余挑战别人专业的结果!
- 红楼梦@他被称为《红楼梦》总钥匙, 身份众说纷纭, 被认为经历贾家真事!
- 诗歌|95后女诗人山中遇难 诗歌圈痛悼:每次进无人区,朋友们都在担心
- |“三星堆之睛”亮了!著名建筑师马岩松亲自操刀的三星堆博物馆方案公布
- 奇才@他被誉为百年难得一遇的跨界奇才,大师之后再难有大师
- 塞尚!他被人称为小莫奈,5岁办画展,23幅作品10分钟卖了240万
- 现代戏&样板戏名家于会泳女儿于佳易曾因他被排挤,童祥苓不为儿子走后门
- 撷芳殿@5本架空历史小说推荐,且看男主名扬天下,书荒的朋友们有福了
- |齐鲁风峄山传奇
- 潇湘图@他被称为南派山水画鼻祖,一幅《溪岸图》虽价值连城,却不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