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是否能卖出去 , 陈立基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 写书的初心很简单 , 就是对三星堆文化进行记录和发掘 , 希望通过文学来增补三星堆遗址的内涵 。
书籍印刷完毕 , 怎么售卖?陈立基想到三星堆博物馆附近的摊贩 。 当时游客参观完三星堆博物馆 , 多会在小摊贩处购买些当地特产 。 陈立基便请摊贩们帮忙代销图书 , 想着能卖出去就好 , 找回一些损失 。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 , 《日落三星堆》一亮相 , 便受到极大欢迎 , 经商小贩、远来游客都对这本书很感兴趣 。 当时很少有这么具体阐述三星堆的文学书籍 。
短短两三个月过去 , 《日落三星堆》售卖一空 。 陈立基十分欣喜 , 自己自费印刷的书不仅没有亏损 , 甚至还帮他赚了3000元 , 要知道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几十元钱 。
第一本三星堆文学书籍的成功给予陈立基很大鼓励 , 他开始明白这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业 , 也意识到有关三星堆文化的文学作品匮乏 。 作为长江文化发源地之一的三星堆 , 毫无疑问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学潜力 , 在此基础上 , 陈立基开始创作《三星堆的故事》一书 。 该书1999年由巴金文学院出版 , 如期收到市场积极反馈 。
两本三星堆文学书籍俘获了众多读者的心 , 读者意见陆续寄到陈立基手中 。 其中 , 有读者建议他将三星堆的故事讲述得更生动形象一些 。 期间 , 出版社也和他商讨该如何深化三星堆文学 , 因为传统科普文学太过专业 , 读者不太愿意看 。 发现这一问题后 , 陈立基开始尝试用散文形式将三星堆文化具象化、趣味化、生动化 。
在不断尝试和改进中 , 2000年 , 陈立基出版了散文集《趣说三星堆》 。 该书不同于前两本小说集 , 以散文的体例优化历史文学的弊端 , 将神秘古蜀国故事融入优美隽永的词句中 , 深受读者喜爱 。 据统计 , 《趣说三星堆》总计印刷11次、发行28000册 , 该书2001年11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图书 , 2002年获德阳市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
本文图片
陈立基送书进校园(陈立基 供图)
作家的长情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 , 陈立基受到很多人鼓励 , 其中三星堆博物馆人员的帮助对他的创作启发尤为关键 。 当时新出土文物资料较为机密 , 普通人没有深入了解的机会 , 考虑到陈立基此前对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宣传 , 博物馆对陈立基很优待 , 时不时会将有关三星堆遗址的公开资料分享给他 。 受此厚遇 , 陈立基也常协助博物馆进行接待和外宣工作 , 有外地作家来广汉参观 , 博物馆也会邀请他陪同 。
就这样 , 一日复一日 , 一年又一年 , 在博物馆的接待和陪同工作 , 也间接地开阔了陈立基的视野 。 他发现 , 作家群体对于三星堆文化的理解是深刻的 , 陈立基至今仍记得散文家席慕蓉来广汉参观三星堆时的场景 。 那天临近中午 , 一行人来到青铜神树展区 , 柔和下垂的枝叶、跃跃欲试的小鸟、蓄势待飞的神龙 , 恣意盛放的整体形态通过锈绿的青铜遗留下来 。 席慕蓉目不转睛地盯着青铜神树 , 驻足欣赏 , 久久不愿离开 。 在陪同参观的陈立基提醒她要中午就餐后 , 这位有自己悲欢离合、苦辣酸甜的作家 , 在去餐厅的路上又莫名地跑回展区 , 围绕着神树再鉴赏了一番 。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
这件事给陈立基留下深刻印象 , 作家群体对于三星堆古老文化有着天然的热爱 。 他相信 , 神秘和怪异是带有震撼力的 , 对文学创作大有裨益;反过来 , 文学创作也能将三星堆文化和其他中国古老文化发扬光大 。
- 文化传媒|10年,从工厂流水工到高盛程序员,命运的馈赠从来都只给努力的人
- 作家|作家任禾被授予“洛阳文化旅游推广大使”称号
- 99版人民币|购买翡翠,翡翠原石和翡翠成品,哪个值得购买?
- 牙膏盒|给牙膏盒注入了灵魂
- |最容易发生婚外情的十种情形。
- 清风|【每日清风】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 黄花梨|抵一对日字凳,清黄花梨壶套桶20.7万成交
- 中国|《山川美色:斯洛文尼亚和中国文化标志之间的对话》展览于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 新密市|【花情播报】杏花开了
- 生活|【冷兔趣闻】我作为普通人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