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如何从“死活读不下去”中解困( 二 )


首先教师本人必须是一位优秀的阅读者 , 唯其如此 , 你才具备引领学生阅读的资质 。 教师读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 , 完善知识结构 , 少犯错误;其二 , 打上精神底色 , 打造精神殿堂;其三 , 有前两者做基础 , 兴之所至 , 自由读书 , 从心所欲不逾矩 。 有的学生阅读《平凡的世界》时 , 发觉其悲剧意识极浓 , 并联想到李宗盛的歌曲《山丘》中的“越过山丘 , 却发现无人等候” , 阐发其中巨大的荒芜感 , 对同龄人而言这观点极为可贵 , 然而却被教师忽略了 , 因为教师的学养分量不足 , 自然无法引领学生达成阅读高阶目标 。
道术并用 , 引领阅读
其实读者、家长、学生和教师最关注的是什么方法可以让读书“有效” , 关注实效也算是我们文化传统中一个人所共知的“隐形”倾向 , 但是切不可因此堕入短视化、唯功利的泥淖 。
首先给予孩子一个坚实的阅读时空 。 李希贵担任山东高密一中校长时推行了一项语文教育改革 , 名曰“语文实验室计划” , 运用课程化的方式强化名著阅读和针对性写作训练 。 读写空间叫“语文实验室” , 类似今天的专业学科教室 , 配备经典名著、精选报刊和相应工具书 。 语文课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课时来“语文实验室”完成 。 阅读的经典分为核心、紧密、松散三个层级 , 写作分为规定性写作和个性写作 。 表面看并没有琳琅满目的技术元素支撑 , 但是元气淋漓触摸到了母语教育的核心 , 而且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 , 还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品质 。 其实时至今日 , 仍然可以推行 , 虽然时空定位不一样 , 然而读书只有好坏之别 , 并无新旧之分 , 过去匮乏图书 , 今天匮乏读书 。
其次 , 要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谋划构建 , 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 为他们组建学习共同体 , 搭建他们渴求的学习平台 , 培育他们的研究意识、习惯 , 促进他们的思维生长 。 譬如可以让学生结合诗词学习选编一册唐诗选本、一册宋词选本、一册苏东坡作品选本、一册鲁迅作品等 , 配以规范导读、精准注释和精彩鉴赏 , 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眼光与能力 。 再譬如可以让他们自己编辑、印刷、设计出一本刊物;可以由他们策划一个读书沙龙或者论坛;还可以让他们改编几个课本剧 , 自编自导自演一出经典名著改编的大戏 。 我的学生曾经把《鸿门宴》改编成两种风格的剧本 , 一种忠实于原文 , 一种由班里精通芭蕾的同学演绎了一出轻魔幻剧 , 而他们自己编演的《傲慢与偏见》更是将其解读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 。
再其次 , 匠心设计有创意、贴近学情的学习活动 ,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 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 对具有一定阅读素养和知识水平的中学生 , 在引导他们注重基本理解的同时 , 可以设计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问题 , 以培养他们的研究精神和创见 。 可以设计宏观性问题 , 譬如读《堂吉诃德》 , 可以引用别林斯基的评价进行统领:“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 , 把严肃和滑稽 , 悲剧性和喜剧性 , 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 ”告诉学生 , 我们过去过于重视滑稽、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 , 而忽略了另外一面 , 阅读研讨过程中请加以探究 。
在日常学习中 , 组织群文阅读加以拓展也要适时引导 , 譬如学习王安石的文章《答司马谏议书》 , 感受王氏作为改革家勇气和坚定的同时 , 再和学生一起阅读司马光劝导王安石的四千字长信《与王介甫书》 。 两位都是大贤 , 围绕富国利民 , 往复辩论 , 光明磊落 。 王安石于公决绝霸气 , 司马光对友透彻诚恳 , 如此阅读显然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