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阳5000年前奢侈品制作工艺:可磨制玉器外环和内径( 二 )


磨制玉器有斧、铲、锛、楔、凿、镰、刀、球、镞等 , 除了少数玉斧、玉凿器型完整或比较完整之外 , 其他制品多“体无完肤” 。 出土的玉铲全部为残器 。 据观察 , 斜弧边玉铲形体一般比较大 , 不能排除是玉犁的可能 。
当时玉器的做工还是比较讲究的 。 比如玉镰有齿刃和平刃之分 。 152号玉镰是长条形的 , 体厚边薄 , 刃部有较细小锯齿纹 , 背部有两面交互打击形成的较粗大的齿状纹 。
上述玉器的共同特点是经过磨制 , 不过相当一部分玉斧柄部或顶部保留着打制与琢磨痕迹 , 而玉铲则两面都磨光了 。
其他的玉器 , 指的是打制、磨制以外的制品 , 比如玉锤、玉砧等 。
制作要经过选材、打剥、切割、琢磨 , 还能开片
那么 , 黄山遗址上的玉器、玉制品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呢?
江富建教授研究发现 , 黄山玉制品的制作工艺 , 大体经过了选材、打剥、切割、琢磨等几步工艺流程 。
所谓的选材 , 就是根据不同的要求 , 选取不同颜色、不同矿物成分的独山玉制作不同的产品 。
|揭秘南阳5000年前奢侈品制作工艺:可磨制玉器外环和内径
本文图片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出土的石质制玉工具——系列石刻刀 2019年1月8日摄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黄山玉制品的质地均为独山玉 。 独山玉的品种极为复杂 , 由于其中所含的铬矿物及色素粒子多少有所不同 , 而使颜色显得极为丰富 , 故有“多色玉”之称 。 其颜色主要有绿、白、紫、青、黄、黑独山玉及杂色独山玉等 。
在黄山遗址所采集的预制品 , 现已发现的独山玉有四类颜色 , 属于单一颜色的玉制品仅见于绿、青、黑独山玉等三类;其次为多色独山玉类 。
研究表明 , 在打制的坯形预制品中 , 黑独山玉中的墨绿玉、黑绿玉所占的数量较多;在磨制的玉制品中 , 黑独山玉中的黑白花斑玉所占的比例较大 。
第二个流程打剥 , 指的是打击和剥削 。 以149号打制玉铲为例 , 首先要选择一块长、宽、厚分别超过24厘米、12厘米、5厘米的墨独山玉料 , 然后用传统的单面打击或双面交互打击的方法 , 将玉料的周边打击成一块鞋底状的玉铲粗坯 , 而后用两面交互打击的方法 , 将玉铲的边缘打击成需要的弧形或薄刃 , 最后用层层剥削的方法 , 剥离厚重的铲体两面 , 使之成为扁平铲体 。 但也有一部分玉铲可能没有经过打击和剥削 , 而是通过一中特殊的开片技术 , 疑为“线切法”技术 , 将其分解成所需要的扁平体 。
琢磨技术是从琢磨石器的传统工艺中脱胎发展而来的 。 这在部分玉斧的柄部表现得尤为突出 。 比如602号玉斧 , 除了刃部磨光之外 , 通体可见经过雕琢所形成的坑疤痕迹 。 黄山玉制品中的成品 , 如斧、铲、楔、锛、球、镰、刀等都经过了这一必不可少的工艺来定形 。
那个时代不仅会切割 , 还能钻孔
在磨制工艺成熟的阶段 , 切割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比如793号玉铲是一块墨绿玉 , 扁平体 , 上残 , 直边 , 有棱 , 弧刃 。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 这个铲子的下部竖中处被一分为二 。 分解的方法就是切割 , 并且是两面对切 , 其中一面切割的比较多 , 另一面切割的比较少 。 其切割面均呈现斜直面 , 还没有完全对应 。 切割较多的一面 , 由于中间回刀的原因 , 出现了一个棱 , 形成了一个较斜面和一个较直面 。
从遗下的切底痕来观察 , 可以发现切割工具的刃部较厚 , 或纤维质“拉条”较粗 , 而且两面对切没有切透 , 所以留下了一条非切割的断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