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四 )


柳青扎根农村生活 , 不止个人付出了代价 , 连全家人也为之付出代价 。 柳青的妻子马葳曾对《创业史》的责任编辑王维玲说:“我们家有两个灶 。 小灶 , 专门给柳青的;大灶 , 我和孩子们的 。 客人们来了 , 都和柳青吃小灶……”王维玲吃完饭到院中散步 , 无意间走进厨房 , 看见马葳和孩子们“团团围在一个大锅旁 , 满满一锅菜粥 , 没有干粮 , 也没有炒菜……”王维玲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 问柳青:“你生活这样紧迫 , 为什么还要将《创业史》的全部稿费 , 都捐献给皇甫村人民公社呢?一万多元 , 你留下一部分不好吗?你做得太过分了!”
柳青望着王维玲 , 深沉而严肃地说:“我这一生再不想有什么变动 , 只想在皇甫村生活下去 。 我在这里 , 只想做好三件事:一是同基层干部和群众搞好关系;二是写好《创业史》;三是教育好子女 。 你想想 , 我身在农村 , 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 , 谁都知道我写书 , 今天出书了 , 拿了巨额稿费 , 全部揣进自己的腰包 , 改善个人的生活 , 农民会怎么看呢?他们会说‘这老汉住在这里写我们 , 原来也是为了他个人发家呀!’如果这样 , 我还怎么在皇甫村住下去!《创业史》还能写下去吗?”柳青的中篇小说《狠透铁》中有句话:“如果世界上有享受和奋斗的分工 , 他负责奋斗!”这正是柳青人生的写照!
柳青的这些文学活动在《陈忠实年谱》中有着呼应性的呈现 。 柳青认为:“生活在自己要表现的人物的环境中 , 对从事文学的人是最佳选择 。 ”这种深入生活的创作经验 , 陈忠实也深以为是 , 并身体力行 。
青年时期因为阅读《创业史》而结识了柳青的陈忠实 , 早期的创作实践受柳青创作影响很大 。 陈忠实称柳青为“老师” 。 他虽然没有像柳青一样 , 将户口迁回老家白鹿原下的西蒋村 , 但是从1982年11月调入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之后 , 十年间他一直没有离开过白鹿原下的西蒋村 。 回眸过往岁月 , 陈忠实深切感受到 , 他在农村的岁月 , 对他的创作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 他对中国农民、对中国农村的理解和了解 , 正是那些年完成的:“回想起来 , 自己虽然生活在农村 , 但自幼就上学 , 一直上到成年 , 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 , 仅仅是一些表象而已 。 真正对农村 , 对农民有一点了解 , 那还是在公社工作的十余年间 。 这段生活是难忘的 。 如果没有这一段生活阅历 , 很难想象我能写出现有这些作品来 。 ”的确 , 陈忠实50年的农村生活 , 为《白鹿原》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真实素材 , 奠定了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 。 他是在向柳青学习致敬过程中 , 终于在白鹿原上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 。
读柳青、陈忠实年谱 , 让我们感受到两位在不同时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坚守人民立场 , 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 以“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 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种文学精神的“内在延续” , 同时 , 他们又各自创作出独立成峰的现实主义文学标志性作品 , 他们的作品 , 既征服过艺术 , 又征服过读者 。 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 , 也成为文艺工作者永远学习的榜样 。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7日 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