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只为家乡那如天籁的秧歌

11年来 , 她一直在路上 , 走遍行唐的村落 , 访问诸多乡亲和民间老艺人 , 只为留住家乡的民间文化瑰宝 。 她——石家庄行唐县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志愿者安素娟 , 近日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 , 她也是2021年度我省唯一获此称号的文化志愿者 。
秧歌|只为家乡那如天籁的秧歌
本文图片

缘起:只为家乡那如天籁的秧歌
沿行唐县城往西北走10公里 , 郜河西岸穿过上碑就是杨村 。 杨村是个古村 , 据出土文物考证 , 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人在此聚居 。 当地流传的杨村秧歌历史悠久 , 传统佳节人们唱着它欢庆节日、促种庆收 , 平时田间地头也断不了听到它的旋律 。
“可能现在很多人听不懂 , 但对我们来说杨村秧歌就是天籁 。 ”安素娟就是杨村人 , 她父亲安喜全当年是杨村秧歌的领军人物 , 从十二三岁一直唱到79岁 。 因为唱功出众 , 声情并茂 , 观众送其美名“沙瓤西瓜” 。 当年小小年纪的安素娟听着父亲的秧歌长大 , 她对父亲的高超技艺记忆犹新 。
一次父亲他们在邻县演出杨村秧歌 , 突然刮起的大风把戏台上的灯吹灭了 , “眼看着没法演出了 , 但观众们不愿离去 , 黑暗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有手电的送到台上去’ , 大家伙立刻你一个我一个 , 不一会顶棚就挂上了20多个手电筒 , 演出得以继续 。 ”安素娟笑着说 , 也正是这次演出让邻县的秧歌团很不服 。
为了留住口耳相传的秧歌剧目 ,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 , 安喜全自己口述请人记录 , 记录下6大本15个剧目 。 父亲对杨村秧歌的挚爱深深感染了安素娟 , 也为她自发从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埋下了伏笔 。
“起初我只是想为父亲写篇文章 , 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 。 ”那是2011年 , 已在县里工作多年的安素娟退居二线 , 她计划写篇父亲与杨村秧歌的文章 , 还走访了很多乡亲 , 当问及安喜全最拿手的好戏是哪一出时 , 很多人提到了《行唐村名歌》 。 这首时长十来分钟的作品提到了行唐的200多个村名 , 每每在当地唱都会赢得一片叫好 。 其后县里几位专家看到安素娟整理抄录的《行唐村名歌》后赞不绝口 , 纷纷问她其中提到的歌词含义、地名所在以及生僻的古地名 , 一下子把她问住了 , 也让她萌生了考释《行唐村名歌》的想法 。
走访中 , 安素娟也意识到当年父亲着手记录秧歌剧目的一片苦心 , 随着一位位老艺人的离去 , 杨村秧歌部分剧目已经失传 。 从那时起她就决定要搜集整理包括《行唐村名歌》在内的杨村秧歌剧目 。 “眼看着父亲和乡亲们热爱的杨村秧歌剧目一部部消失 , 我没法袖手旁观 。 ”那年她53岁 。
秧歌|只为家乡那如天籁的秧歌
本文图片

走访:四年寻访写下一百多万字著作
2013年 , 《行唐村名歌》被列为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行唐杨村秧歌跻身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底 , 收录55个剧本100多万字的《行唐杨村秧歌》与30多万字的《行唐村名歌考释》出版……这之中有安素娟4年行走探访的心血与付出 。
就拿考释《行唐村名歌》来说 , 《行唐村名歌》中提到的200多个村落许多有音无字 , 有的已经改名 , 有的则被划分到其他市县 , 都需要逐一校对、考证 。 安素娟赶往县志办、档案馆等单位 , 查阅《行唐县新志》《行唐县志》等大量资料 , 对照新旧县志、行唐地图等有关资料 , 将新旧村名逐一考证 。 有些珍贵资料不外借 , 她就用相机拍下所需内容 , 自己打印出来 。 为了掌握准确村名以及地名由来、历史文化遗存、名人、传统技艺等 , 她走遍了村名歌所涉及的山、水、寺庙等 , 实地走访相关知情者 。 《行唐村名歌考释》2015年底出版 , 2017年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又二次再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