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艺评|曾孝濂:只为描摹生命力的状态( 三 )


一百幅生态景观绘画是我多年的夙愿 , 我想在三年的时间里画百十种树的景观 , 树之间、树跟环境尤其是跟阳光的那种感觉 。 我今年已经去了两次西双版纳 , 更多是找回原来的感觉 , 大量收集素材资料 , 画速写 , 从不同角度拍照 , 将来有条件就在版纳画 , 没有条件回到昆明来画 , 都可以做得到 。
北青艺评:是用国画的形式?
曾孝濂:我觉得用中国画的形式有一些独到之处 , 一个是它画幅比较大 , 中国的宣纸有一米多两米多 , 也会加上很多我个人的经验 。 我曾经用了七八年的时间研习中国画 。 徐悲鸿讲过一句话:中国画需要发展 , 中国传统的自然主义要和西方的写实主义相结合 。 我特别赞同这句话 。
要结合西方写实主义 , 把具体的对象比较客观真实地表达出来 , 那样很多传统的笔墨和技法就不够用了 。 我还是画生物绘画 , 画个体和环境的关系 , 不是泛泛地去画文人画、写意画、工笔画 , 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生物物种 , 植物动物那么丰富 , 你只用一些固定的传统的方法 , 是表达不出现实生活当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形象的 。
我有这个信心 , 画得好不好是一回事 , 得敢去实践 , 得用行动 , 用绘画来践行自己的夙愿 , 践行老前辈徐悲鸿说的话 。
传统的自然主义和西方的写实主义相结合 , 我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 但是我画的内容还是属于生物绘画的系统 。 可能实现得了 , 也可能实现不了 , 但是想法说出来就是为了不给自己有退路 。
北青艺评:这就是您说的中国特色的植物科学画?
曾孝濂:这也是一致的 , 因为我用传统的笔墨画现代科学内涵的东西 , 这就是中国的特色 。 我会画一些花卉 , 也会有一些新的面貌 。
我总告诉自己:你不要以为自己老了 , 就有理由 , 什么熟悉就画什么 , 没必要 。 你觉得你还可以做 , 为什么不做?你做不了别人会去做 , 开个头也好 。
北青艺评:对于今天喜欢博物画和喜欢植物科学画的年轻人 , 您有什么建议?
曾孝濂:现在形势不一样了 , 植物科学画的春天到了 , 我希望有机会把非常优秀的青年画家聚在一起 , 办个展览 , 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
这个画种没有门槛、没有门派 , 专业不专业、学没学过美术都可以画 。 很多画种要问你的祖师爷是谁、跟谁学的 , 我们没有 , 我们的祖师爷就是大自然 。 所以只要拿出点勇气 , 安静地跟大自然沟通 , 在这种特殊的氛围里面 , 你会感到很宁静 , 心情非常舒畅 。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爱好和职业选择 , 人和自然相融合 , 用眼睛去观察 , 用心灵去感受 , 它会陪伴你一生 。
植物科学画:来自科学和美学的双重打量
◎剀弟
要亲眼看到曾孝濂的花鸟画 , 并且贴近细处观察 , 才能了解这种以自然为主题的绘画有多么精致奥妙 。 精致来自于精细、中性、毫无瑕疵的线条笔触 , 而奥妙来自自然逼真的形与色 , 宛如一簇簇花、一只只鸟就在你面前呈现出它们最美的样子 。 这种美既是人手描绘出的 , 也是自然的真实之美 。
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植物绘画 , 这些作品来自一位年逾八十的画师之手 。 曾孝濂是我国顶尖的植物科学画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 被誉为“中国植物画第一人” 。 展览精选了曾孝濂40幅代表作 , 这些作品以自然为题 , 包含了植物科学画、植物艺术画和博物画 。
其实关于植物的绘画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 , 最早可见于四千年前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墓穴石碑 , 上面有先人刻画的植物图像 。 早期对植物的描绘多是为了记录植物的药用效果 , 在中国 , 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本草图经》 。 在西方 , 最早的药用植物图谱可追溯至约公元65年的《药物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