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悉尼3月22日电 (李含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 , 始终与灿烂的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相伴相生 , 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 , 彰显着人类智慧在思想、实践上所能企及的高度 , 构筑着中国文明进程中各族民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 日前 ,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通过官方社交平台分享《匠心》——中国非遗系列视频 , 介绍渊源深厚的青瓷烧制、宝剑锻制、灵芝栽培传统技艺 , 以飨钟情于中国非遗技艺及其背后无穷智慧的新西兰受众 。
本文图片
古法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的烧制 , 起源于三国两晋时期 , 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 2006年 ,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 ,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成为全球迄今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
龙泉青瓷釉面 , 基本色调呈青绿色 , 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主 。 如何鉴别青瓷品质的优劣与好坏?在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朝兴看来 , 第一看造型 , 第二看釉色 , 第三看工艺 。 以龙泉青瓷的独门工艺——跳刀为例 , 操刀者需凝神屏息、心手合一 , 心到手到 , 才能完成一件好作品 。
同时冠以“中国艺术美术大师”称号的徐朝兴 , 与青瓷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 他一直坚守着“自己是个手艺人”的信念与宿命感 , 以专注的态度、精湛的技艺传承着龙泉青瓷古法工艺 。 正是源于代代匠心传承 , 龙泉青瓷成为中华民族陶瓷文化的闪亮名片 , 让世人见识着中国地道的造物之美 。
柴烧龙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久、窑址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窑系 。 在1700余年发展过程中 , 龙泉青瓷形成独特的烧制技艺 , 共有70多道工序 , 首先将瓷土粉碎、淘洗、陈腐和炼泥 , 然后拉坯成型、修坯、装饰、施釉、装窑、烧制等 。
本文图片
在传统烧制技艺中 , 拉坯是用脚踢轱辘车拉坯成型 。 龚益华 , 身为家族第四代传人 , 家族柴烧龙窑青瓷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 如今坚持用脚踢拉坯 , 一直坚守着古法传统技艺 。
龙窑烧制技艺对瓷器烧成起着决定性因素 。 在器物底部放入瓷制垫饼 , 将坯胎放入匣钵进行保护 , 以避污染 , 并使坯胎受热温和而均匀;燃料以松木为主 , 在1300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 。 柴窑烧制的成品率很低 , 主要是由匠人根据经验把控温度 。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世代相传的背后 , 是龙泉制瓷人的心血与坚持 , 使得千年窑火在龙泉大地上经久不衰 。
釉色之美
龙泉青瓷之美 , 有着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 龙泉窑烧制瓷器的釉色 , 开创了中国青瓷新美学 , 把中国青瓷的釉色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
【龙泉青瓷|新西兰网友在线领略中国非遗匠心之作:青瓷如玉 釉色万千】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兰宁莉 , 将传统手工艺与艺用生活器皿传承融合 , 创新了龙泉青瓷传统青釉结合、高温釉彩装饰烧制工艺 , 将龙泉山水特色以彩绘的方式融入到青瓷创作中 , 一景一物都是其不竭的灵感源泉 。
龙泉青瓷的釉色之美 , 不仅取决于调釉的精准与上釉的浓淡厚薄 , 也取决于烧制时的变幻莫测 。 这一穿越历史、跨越时代的传统技艺 , 凝结着民族文化的精髓 , 在时代变迁中依托着匠人们代代传承、永恒创新的理念 , 持续创造着新的辉煌 , 赋予龙泉青瓷生生不息的活力 , 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之美以独有的方式传递给世界 。
- 龙泉窑|在爱上中国青花前,它才是外国人的心头好。
- 青瓷|科技赋能非遗文化!首件越窑青瓷授权数字藏品上线
- 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哥窑出龙泉?连收藏大家乾隆也误会了
- 龙泉剑|《中国好时节》:彰显文化自信
- 龙泉窑|明代龙泉窑的“鼓钉盆”
- 水月观音|一件南宋龙泉窑青瓷水月观音像
- 修缮|石景山龙泉寺修缮完毕,试运营期间免费参观
- 青台山|春回校园!龙泉学子接力为春日送礼~
- 龙泉窑|两宋龙泉窑青瓷碗时代风貌及艺术特点
- 太阳|春回校园 !龙泉驿学子为春日送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