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哥窑出龙泉?连收藏大家乾隆也误会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哥窑出龙泉?连收藏大家乾隆也误会了
本文图片

▲南宋 哥窑米色釉胆瓶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名窑哥窑瓷 , 到底出自哪里呢?这也算是一部瓷器学术界的公案了 。
可以肯定的是 , 尤其在明清 , 主流的认知是:哥窑出龙泉 。 这种主流认知很大程度来自哥窑资深爱好者——乾隆皇帝的“站台” 。
据《清宫旧藏瓷器档案全集》的统计 , 当年乾隆皇帝收藏的哥窑藏品总数在1500件左右 , 怪不得故宫研究人员曾坦言道:乾隆帝的个人收藏基本奠定了今日故宫哥窑收藏的格局——先不论帝王身份的崇高 , 单就说这收藏数量 , 其言也可被视作权威了吧……
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哥窑出龙泉?连收藏大家乾隆也误会了
本文图片

▲宋 哥窑青釉贯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
典型的传世哥窑一般是完整器 , 造型以仿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为主 。 大都藏在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馆、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瑞士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等 。
众所周知 , 乾隆皇帝的行事作风是“爱它就为它写诗” , 对哥窑也不例外 , 比如其在乾隆四十年所作的 《咏哥窑盘子》:
处郡章家弟与兄 , 弟陶纯美较兄精 。
春风堂不观随笔 , 那识哥窑所得名 。
其中的“春风堂”应指明代路深的《春风堂随笔》 , 当你看完原文 , 也就懂了乾隆皇帝的用典出处了:
哥窑 , 浅白断纹 , 号百圾碎 。 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 , 皆处州人 , 主龙泉之琉田窑 , 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 , 为世所贵 , 即官窑之类 , 生一所陶者色淡 , 故名哥窑 。
——这个内容呀 , 不仅哥窑归龙泉 , 连官窑也以“弟窑”身份并入龙泉了……很明显 , 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完全是源自此说的 。
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哥窑出龙泉?连收藏大家乾隆也误会了
本文图片

▲宋 哥窑青釉三足筒式炉故宫博物院藏
这种说法作为皇帝权威背书过的“确定论” , 被记载在当时重修的《龙泉县志》中:
章姓生二名 , 不知何时人 , 尝主琉田窑 , 凡瓷器之出于生二窑者 , 极其青莹 , 纯粹无暇 , 如美玉然 , 今人家亦鲜存者 。 或一瓶一钵 , 动博数十金 。 厥兄名章生一 , 所主之窑其器皆浅白断纹 , 号曰 ‘百圾碎’ , 亦冠绝当世 。 今人家藏者尤为难得 。 世人称其兄之器曰 ‘哥哥窑’ , 称其弟之器曰生二章云 。
之后 , 这种“哥窑出龙泉”的说法一直被世人当作主流 , 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考古工作得到进展 。
在深入的研究中 , 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从北京元大都、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墓等遗址中发现的哥窑器特征与出土龙泉地区的哥窑器特征并不相符 , 反而更贴近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元代地层出土的瓷片标本特征 。
由此 , 引发了对宋元传世哥窑产地重新做厘清的任务命题 。
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哥窑出龙泉?连收藏大家乾隆也误会了
本文图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哥窑出龙泉?连收藏大家乾隆也误会了
本文图片

▲宋 哥窑青釉双鱼耳炉 故宫博物院藏
及其部分成分检测报告 , 出自故宫博物院编《哥瓷雅集》
重新审视宋哥窑产地问题 , 再次回归到文本资料中 , 可发现:纵观元明清历代记载 , 对哥窑的出处除了“龙泉说”以外 , 的确还存在着“杭州说” 。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也是大生活家 , 热爱各种古器 , 常对其进行寻源 , 并详细记录于自己的养生美学综合著作《遵生八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