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九〇后”非遗传承人:刀与木之间,雕刻青春( 三 )


多年的教诲 , 身与艺的传承 , 王康将之视为一个疼惜自己天分的过程 。
“这么些年 , 我和师父的交流完全不需要语言 , 基本上一个眼神就能互相明白 。 就像盐野米松在《留住手艺》里写的那样 , 学活计的过程就是怀着颗诚实的心去理解对方的过程 。 同吃一锅饭 , 同干一个活 , 自然而然 , 师徒的关系就形成了 。 ”每一天 , 王康跟着师父静静地在白墙黑瓦的老房子里开始并结束一天的工作 。
从清同治五年(1866年)金陵刻经处创立至今 , 这里的雕版印刷技艺已传八代 , 其中第四代传承人因赶上新中国成立后的短暂复兴 , 人数达到19人之多 , 而后人数骤减 , 到了王康这一代 , 迎来了转机 。
2009年 ,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代表“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来自方方面面的关注骤然增多 。
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传统文化复兴 , 很多高校开设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和相关专业 。 在邓清之眼中 , 王康他们这批“90后”跟她入行的起点不一样 , “他们学的这个专业 , 是带着基础来的 。 ”王康从大专二年级左右开始接触这项技艺 , 先从素描再到绘画 , 再到工笔 , 之后到装帧和装裱 , 最后进入到雕版印刷 。
邓清之认为 , 师父带徒弟本身是在互相提高 , 对于她和马萌青这样传统的手工艺者来说 , 急需新鲜血液的到来 , 为刻经处增添几分朝气 。
王康刻字的时候喜欢听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 一边听 , 一边去做喜欢的事 , 仿佛感受到“宇宙的呼吸” 。 刻工是慢功夫 , 心到了 , 手才能到 。 师父们那个年代一天可以刻100个字 。 到了王康这一代 , 刻40个字需要一天 , 一面板子一般400个字 , 刻一块板子至少10天 , 非常磨炼心性 。
闲暇时 , 王康喜欢国漫 , 也喜欢玩游戏 。 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 , 刻经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是古人的智慧 , 也吸纳了刻字人独有的气韵生动 , 在具备传统工艺文化美感与价值的同时 , 人的气息也在雕版作品上入木三分 。 2020年 , 凭借精湛的技艺 , 王康被认定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最年轻的代表性传承人 。
“我觉得工匠精神倒不是说 , 你这个行业一定要做得如何如何好 。 像我们这种手工技艺 , 它必然是要被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所替代的 。 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手艺人这份坚守和执着的精神 , 这种精神在各行各业都是需要的 。 ”邓清之说 。
金陵刻经处如今藏有雕版12.5万块 , 精熟的雕版师屈指可数 , 备份所有雕版需要5000多年 , 严峻的现实迫使传承人必须找寻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 采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很有必要 , 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是对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传统雕版印刷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效补充 。
“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 需在涵养传统精髓的同时 , 进一步契合时代 , 有效利用现代传媒方式 , 进行广泛传播 , 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的独到内涵 , 体会只属于我们的‘文化’与‘远方’ 。 ”同为“90后”学徒的刘鼎一提出自己的见解 。
非遗传承人|“九〇后”非遗传承人:刀与木之间,雕刻青春
本文图片

王康在工作台前进行雕版木板镌刻练习(2月21日摄) 。
择一事 , 事一生
听自然的话 , 是每个手艺人都懂的道理 。
马萌青要求徒弟们要了解适合用来雕刻的木材 , 不是选最好的 , 是最合适的 。 金陵版的刻板一直使用的是棠梨木 , 软硬适中 , 价格也不贵 。 找到上好的棠梨木 , 在写样工序之前 , 需把板子用沸水煮后再阴干 , 一般在冬天刚刚过去的时候进行 , 然后把它们拿出来阴干 , 哪怕板子长毛 , 也只能阴干 , 入秋之后 , 再开始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