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刘先银用逻辑分析法解析老子的《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四 )


道对善良的人必然褒奖 , 对不善的也会给予包容 。 但不善良的如果违背道的规律 , 背道而驰 , 虽然道不会直接处罚他 , 但因为他背道 , 必然离心不被他人认可和支持 , 最终因其过错而不得善终 , 这些都是他咎由自取 。
道是万物之母 , 为万物的奥妙 , 为天下贵 , 因其有求必应 , 有罪可免 。 善良的珍视为珠宝 , 以道的规律行事 , 以求符合道;不善良的保持道 , 以求在需要的时候得到道的庇护 , 为自己的过错救赎 。
道无形无名 , 不需要特意的宣扬 , 也不需要任何的形式;但道化生万物 , 因而有名有形 , 产生了万物;有了万物 , 就有不同的特性 , 因此就有了类别 , 进而就有了等级之分;有了等级 , 自然就产生了礼仪;有礼仪就有仪式 。
社会的发展必然分工越来越精细 , 工种越来越多 , 职责更加明确 , 财富分配更加单一 , 等级壁垒越来越稳固 , 晋升越来越困难 , 圈子化越来越严重 , 矛盾化越来越突出 , 社会的和谐稳定必然受到影响 。 因此坚守道 , 以道为准则行事 , 必然得到道的惠泽 。
《老子》又叫《道德经》 , 历史上《老子》一书有众多版本 , 最为流行的是魏晋时期的王弼本 , 现在的通行本就是以王弼本为底本的 , 但通行本也有不同的版本 , 它们之间存在文字和断句上的差异 。
《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 , 非常道 。 ”《老子》注家的主流 , 从战国末期的韩非 , 到西汉严遵、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 , 都主张道不可言说 , 主要是为了体现自然美感 。 唐代李荣 , 司马光也有诠释 。 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常而无不变之道” , 认为老子之道是变化无常的 。 道德经由于政治原因在唐朝做过一次大的改动 , 原文是全乃天 , 但为了迎合王道的需要 , 改成了王乃天 , 王亦大 。 大曰逝 , 逝曰远 , 远曰反 , 故道大 , 天大 , 地大 , 人亦大 。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其实 , 《道德经》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 , 一个是“道” , 一个是“無” , 一个是“有” 。 “常无 , 欲以观其妙;常有 , 欲以观其徼 。 ”“常無”者 , 是从“無”的角度 , 指“没有摸到的” , 即: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 , 至清至静 , 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无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 。 “常有”者 , 是从“有”的角度 , 指“摸到的” , 即: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 , 变为后天的情欲 。 心智可以思虑的 , 耳目可以见闻的 , 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 。 整个《道德经》【道】=0 , 1 。 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开启了道的运行 。
【道德经】第一章是总纲 。 《道德经》81章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喻的方式说“有”说“無” 。 如:第35章用大象比喻“道” 。 盲人摸象 , 摸着的是“有”是大象 , 没有摸到的是“無”也是大象 。 摸着的“有”+没有摸着的“無”是完整的“大象” 。 老子用完整的“大象”来比喻“道” 。 继续比喻 , 四有:《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 , 有仁义;智慧出 , 有大伪;六亲不和 , 有孝慈;国家昏乱 , 有忠臣 。 37章:上天的道 , 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 , 在无言无语中应答自如 , 在不期然时而至 , 在悠悠然中成全 。
道之有(可道) , 是现象 , 道之無(不可道) , 是本质 。 域中有四大 , 人居其一 。 人同样是现象“有”与本质“無”组成的整体 。 身体是人的可见的现象 , 灵魂是人不可见的本质 。 想要了解你自己这个人就是要透过你的身体体悟生命的本质特征的灵魂 。 现象+本质特征的灵魂=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