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载磨砺“嘉”音铿锵

肖龙
2012年2月 , 吕嘉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身份首次登台 。 2022年 , 国家大剧院推出了“十载嘉音”系列音乐会 , 致敬这一重要时刻和十年时光 。 本系列在3月12日的首场音乐会 , 选择了德奥晚期浪漫派作品的恢弘之作: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及“爱之死”》以及布鲁克纳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 。
吕嘉将指挥棒一挥 , 乐团奏响了《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光芒四射的C大调和声 。 这首严谨、古典、朴实、真诚而辉煌的作品 , 是瓦格纳对德意志音乐传统的致敬 。 作为开场音乐 , 则是“十载嘉音”的绝佳象征 。
这部作品经常被演奏 , 演好却很难 。 之前大剧院管弦乐团的铜管组和低音组的存在感较弱 。 音乐刚开始 , 乐团的低音乐器组就有出色的表现 , 扎实的低音和坚定的步伐让整个乐团拥有了稳重的底盘 , 随后的铜管组演奏 , 和声清晰 , 音色醇和 。 低音组和铜管组的出色表现 , 加上定音鼓稳定的发挥 , 贯穿了全场音乐会 , 展现出大剧院管弦乐团全面发展的整体实力 。

大部分歌剧前奏曲是全剧主要旋律的串烧精选 , 但这部前奏曲却采用了奏鸣曲式 , 将各种音乐主题予以变化重组 , 甚至采用了复调对位手法 , 将数个音乐主题有机结合 , 要求演奏得织体清晰、各乐器组进出有序 , 速度和力度上张弛得体 , 非常考验指挥和乐团的能力 。 吕嘉处理得较为理性克制 , 乐手们也都非常自信 , 整体状态松弛而有弹性 , 在欢悦雄伟中结束了这一作品 。
与《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的色彩和情绪截然相反 ,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及“爱之死”》是动荡阴暗的色彩、不谐和的和声与绵延无终的旋律 。 在音乐动力上 , 前奏曲的“特里斯坦和弦”一开始 , 听众的耳朵就期待着那个“解决音” , 一直到歌剧最后的“爱之死”结尾 , 才等到那个姗姗来迟的声音 , 这期间悸动潮涌、翻江倒海、沧海桑田般的情绪经历 , 实在难以言说 。 瓦格纳曾给李斯特写信说:“这一部十分简单的作品 , 其中充满最强烈的生命力 , 我情愿把自己裹在结局中飘扬的黑旗中死去 。 ”
吕嘉带着乐团开始了“爱之死”之旅 。 三声悠长喘息和停顿 , 让音乐厅的气氛瞬间变得阴暗不定 。 大提琴开始的绵延无终的旋律 , 逐渐在各个乐器组中蔓延 , 阴郁的情绪也如绿藤般缠住了观众的呼吸 , 以至于演奏到前奏曲和“爱之死”之间的停顿时 , 现场听众似乎都停止了呼吸 。 “爱之死”是接近八分钟的迷醉时刻 , 指挥带领乐团和观众 , 经历了出神、呓语、疑问 。 三次音响巨浪后 , 走向逐渐积累的巨大情绪高潮和解脱后的心醉神迷 。
当晚的“爱之死”是没有女高音的纯乐队版本 , 对于作品情绪本身减色不少 , 却阴差阳错地跟吕嘉的指挥风格相配 。 他没有选择“自我投入或沉浸式”的20世纪晚期浪漫派指挥手法 。 进入21世纪 , 指挥界更尊重乐谱的指示 , 他们精心训练乐团 , 通过作品本身来呈现音乐 。 这种处理风格是否“味道浓郁”见仁见智 。 当晚的乐队版“爱之死”相当精彩 , 若能有一位杰出女高音加入 , 必将更加难忘 。
布鲁克纳在晚期浪漫派中独树一帜 , 他的音乐展现了“音响的空间性”——主题从若隐若现的震音中出现 , 除了沿时间轴横向发展外 , 还向高音区和低音区同时扩展 , 如同一棵树 , 树冠和树根同时向天空和地下生长 。 布鲁克纳善于让乐队演奏出众赞歌式的高潮 , 然后突然休止 , 让余音在空间萦绕 , 这是他作为一位优秀的教堂管风琴师的音响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