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新学堂( 三 )


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挂两幅地图,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 遇到什么新闻,谈到什么地方,父亲就会让我和妹妹去图上找 。 随时查看地图,很小就成了我们的习惯 。 现在回想起来,我突然明白了,父亲对地理的重视,一方面是曾祖父的影响,他吃粮当兵,可以说是走南闯北,开了眼界,回来讲外面的情况,不可避免要涉及地理位置,而用武汉三镇的地形比划屋门口沩水和扬花江交汇处的双江口的地形,说明他的地理知识还挺丰富的 。 当然,完整的地理知识启蒙还是在老粮仓 。
前面说到的胡麓章老师教语文,很有才 。 老师拿他的名字开玩笑,调侃说:你何解要跑到山脚下去写文章咯!学校前的这条大路,有一段号称十里悬崖,挑担抬轿都得从这里经过,父亲用了川流不息几个字来形容这里的繁忙景象 。 大概那个时候,在顺风耳路边上新建了一个茶亭,胡老师在这里写了一首茶亭联:
杯勺足清心,前路艰难在山水;
肩舆暂歇息,乱峰环抱此亭春 。
另一位老师张毅任,一师毕业,穿长袍,很帅气,在衡阳当过督学,回宁乡后来这里教语文,也会讲一点文言文 。 他的课上得不怎么样 。 记得他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时,不得要领 。 课上得不好 。
父亲很为自己的写作骄傲 。 他说,作文比赛,他总是名列前茅 。 语文考试,每个期末都是第一名 。 有个同学叫谢敏农,只想得第一 。 死用功,就是得不到第一 。
七八十年前的旧事,记忆全是碎片 。 拼贴起来,大致能还原当时学校的图景 。 然而,父亲那股青春勃发、勇往直前的冲劲,对知识的饥渴、对新事物的拥抱、追求新生活的勇气却是展现无余 。 而且,他对新事物的关注、接纳和拥抱贯穿一生,直至今天 。
秦颖,出版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