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娜拉要不要出走:一位36岁女教师关于教职、学术、幸福及正确道路的思考( 二 )


2、门槛 , 越升越高以上只列举事实 , 尚不涉及价值判断 , 最多为求职遇阻的人提供点心里安慰 。 明白了基础概率 , 也就很容易明白求职之难了——职位就那么多 , 你爱来不来 。 所以各高校就可以层层加码 , 列出种种条款 。 教育经历、发表记录、研究经历 , 这些还好理解 , 毕竟这多少可以衡量稳定产出的可能性 。 可有些门槛 , 虽已是老生常谈仍不吐不快 。 第一 , 年龄 。 我36岁 , 超过了几乎所有成文不成文的(最低)学术职位的年龄限制 。 35岁甚至还不够 , 已经有不少单位开始要求博士年龄不超过32岁或者30岁了 。 我心里暗暗咒骂 , 这哪里是招聘博士 , 这是学历选秀吧 , 以“幼嫩”为美吗?可你说我不理解吗 , 我也理解 。 有刚出炉的干嘛要割过几茬的 , 有少年成才的干嘛要大器晚成的 , 或者仅仅是——有年轻的干嘛要老的?我们可没有学术上的政治正确!什么七十高龄攻读博士学位 , 这也只能是他国的美谈 。 在国内 , 首先就得怀疑 , 你有报考资格吗?第二 , 海外经历 。 阳澄湖的螃蟹是否真的最好吃还不一定 , 但如果没去阳澄湖休过假、泡过澡 , 就肯定卖不上好价钱 。 这么说没有瞧不起螃蟹的意思 , 不过就我而言 , 我喜欢渤海湾的飞蟹和赤甲红 。 随着博士“滞销” , 高校更是有了挑拣的资本 。 除了年龄、海外经历 , 以后逐渐再追加“本地户籍”、“本地有房”、“不婚不育(男)”、“已婚已育娃已大(男)”、“熟练掌握一种乐器”、“爱好运动”、“裸眼视力1.0+”、“BMI20±0.5”的条款也指日可待 。 这可不是强词夺理 , 君请看:本地户籍、本地有房 , 代表家里条件好 , 无生活压力 , 可专心科研;无孩儿或孩儿已大(的男性) , 代表无需“负担”职工的婚、孕、产、育等假期及福利 , 不会影响科研教学任务;爱好广泛 , 或可催发科研灵感;身心健康 ,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不是梦 。 我可以与用人单位“共情” , 可我对此嗤之以鼻 。 庄子曾讲 , 南方有种叫鹓鶵的鸟 , 发于南海 , 止于北海 , “非梧桐不止 , 非练实不食 , 非醴泉不饮” 。 有只鹞鹰抓住一只死老鼠 , 看到鹓鶵飞过 , 冲着鹓鶵 , “吓!”对于这样肆意脱离学术能力而无底线压价的招聘要求 , 我也只想说别“吓”了 , 祝你们幸福 。 除了这种傲慢 , 如今这种“稀缺”还换了种面目 , 堂而皇之出现在各个高校的招聘启事上 。 新浪微博有一个账号“博士圈”曾写道 , “我翻开招聘一查 , 这招聘没有明说 , 歪歪斜斜的每份上都写着‘青年人才’‘特聘副研究员’几个字 。 我横竖睡不着 , 仔细看了半夜 , 才从字缝中里看出字来 ,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坑’!”虽是调侃 , 仍一针见血 。 教职难求 , 这是事实 , 但请让我们明明白白地难 , 明明白白地咬牙坚持 , 明明白白地饮恨退出——不要文字游戏!不要合同陷阱!不要虚假承诺!
3、学界 , 适者生存
教职难找是个概率问题 。 可由于幸存者偏差 , 我眼前又都是成功者:比我只高一届的学长已是优青 , 大学同班同学已是教授 , 同时入站的博士后已期满考核 , 比我小的师弟师妹都按时毕业——而我在哀叹教职难求?真是失败!所以 ,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 , 在学术生态就是如此之当下 , 到底如何在学界生存?
简而言之 , 学术有圈 , 圈内适者生存——这就是学界生存法则 。 学术职场中 , 成功者都是相似的 , 失败者各有各的“不适症” 。 发文章“慢”——Quit!成果“没用”——Quit!没有拿到某级别的“项目”——Quit!以上导致退出的原因 , 真的都与学术本身有关吗?我很怀疑 。 每当我被诘问“你研究啥的 , 你研究有啥用?”我常常像孔乙己在讲“回”字的四种写法一般 , “额 , 也不是完全没用 。 你看 , 这里有点用 , 那里有点用 。 ”不过现在我想 , 这些也许真没用 。 2020年初 , 我情绪常大起大落 , 科研无法推进 , 申请无心打磨 , 养育分心 , 前途未卜 。 那时候我觉得什么自然、社会科学 , 什么理、工科 , 通通没用 , 只有医护有用、研究疫苗有用!快进到2020年末 , “2020年全世界发表的论文有4%是COVID-19研究” , 年末有望超过20万篇 , 可其中也不乏灌水、蹭热度之作 , 还有大量相互矛盾的证据——所以 , 连对抗疫情的研究也可能没用 , 这可真糟糕 。 既然适者生存乃学界生存之道 , “你不适合”则成了万能理由 。 你不适合读博 , 你不适合做学术 , 你不适合教学——你之所以失败就是你不适合 。 这很难反驳 , 谁会去听失败者的诉说?可这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 博导眼中适合读博的“理想博士生” , 合作导师眼中适合合作的“理想博士后” , 课题组负责人眼中适合的“理想参与者” , 领导眼中的“理想员工”……何谓“理想”呢?以读博为例 , 综合各个角度之说辞 , 所谓适合读博无非是以下几点:有“心”:好奇心 , 恒心 , 平常心 , 责任心 , 自信心……有“力”:毅力 , 观察力 , 学习力 , 创新力 , 执行力 , 沟通力 , 自律能力……有“气”:勇气、胆气、志气……可是 , 这些难道不是生而为人的通用的优秀特质和品格吗?怎么成了读博的标准了?读个博还得是天选之子 , 可评教授、评博导时也没见候选人满足这些要求啊 。 《女博士后》一文 , 我指责了体系 , 指责这个所谓的学术体系既没照顾到女性科研人员生育之难 , 也没照顾到科研临时工严苛考核之难 。 我之所以指责 , 是因为我认为现状存在问题 , 不正视问题何来解决问题 。 这免不了被讽刺为“怨天尤人”、“不务正业”或“无能狂怒” , 也免不了被一些老同志劝说“年轻人 , 不要怕吃苦” , 要“只求耕耘、不求回报” 。 可是 , 每逢你想批评“抱怨者”不该“怨声载道”时 , 请记着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 , 拥有了已经拥有了的东西 。 教授们不会抱怨教职难拿 , 博士们不会抱怨学位难拿——多少也会 , 但不要当真 , 那是装饰性的说辞 。 我当然知道 , 每一代人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 , 战争、饥荒、社会动荡 , 过去不是“黄金时代” , 如今也并非最差 。 但是 , 每一代人的选择决定了下一代人的初始条件 。 继承下去的条件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 我们都是参与者与推动者 。 不过 , 我不会天真到等着体系的改变和完善来解我的燃眉之急 。 牢骚太盛防肠断 , 主席教导记心间 。 在这个学术生态之下 , 是我个人的所有性格、所有品质、所有行为与所有选择 , 共同造成了今天的状况 。 我不能偏袒自己说我毫无过错 , 正如我也不会妄自菲薄任由指摘 。 学术生态的残酷 , 个人特质的不均衡 , 这些都使得“成功”难上加难 。 如果真的很难 , 那它最好值得 。 这个学术生态会标榜一些成功的准则 , 提供一些短期的或长期的目标 , 再设置一些诱人的奖励——目标就是“抓”住你 , 尽可能“抓”住你 。 你追求的是你想追求的 , 还是这些外部设置的目标让你追求的?娜拉的去留独白 ,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个体 , 回归到这样的问题——要为学术奉献、牺牲、燃烧自己吗?当然可以 , 如果它是“天职”所在 。 可它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