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源远流长 , 包罗万千 , 其中的一个分支 , 便是俗话 。 俗话是古人智慧之总结 , 它虽然通俗易懂 , 但是言简意赅 , 俗话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 , 口口相传 , 流传至今的 , 是经过岁月的筛选和考量 , 很多俗话都有其存在的道理 , 尤其是那些涉及为人处世哲学的俗话 , 值得口人深思和借鉴 , 例如今天要讲的这句——“宁惹武松 , 莫惹林冲” , 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时至今日 , 还受用吗?
本文图片
《水浒传》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 书中描绘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108位英雄好汉 , 聚义梁山泊的故事 , 在这一百零八好汉中 , 武松和林冲是首屈一指的大将 , 他们武功高强 , 素有“马上林冲 , 步下武松”的说法 。
这句俗话“宁惹武松 , 莫惹林冲”很多人乍一听 , 会觉得纳闷 , 林冲和武松都武力高强 , 无论哪一个都不好惹 。
这句俗话的关键 , 在于“宁”字 , 它有着“两者相权取其轻”的意思 , 无论是惹武松 , 还是惹林冲 , 都是一件祸事 , 但是相对而言 , 惹武松好过惹林冲 。
本文图片
说到这里 , 很多人便会明白 , 俗话中的“武松”和“林冲” , 并不是单单指两位梁山好汉 , 而是代表两种性格 , 而这两种性格的人 , 生活中很可能会碰见到 , 因此 , 这句俗话便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了 。
俗话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特点 , 除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之外 , 俗话一般分为上下两句 , 且有一句是作为陪衬 , 用来增强俗话的警示效果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俗话说:“白虎穿堂 , 家破人亡” , 这句俗话的侧重点在于前半句“白虎穿堂” , 俗话的后半句是陪衬 , 增加警示效果 。
回过头来看这句“宁惹武松 , 莫惹林冲” , 这句俗话的侧重点在于后半句“莫惹林冲”
本文图片
武松的性格特点 , 可以一笔略过 , 即指的是恩怨分明、有恩报恩 , 有仇报仇的人 , 在生活中 , 这类人爱憎分明 , 坦坦荡荡 , 如果惹到他们 , 他们会直白明了的有仇报仇 , 不耍什么花花肠子 , 惹怒这类人 , 遭到的抱负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
至于林冲的性格特点 , 归纳起来就两个字 , 即“隐忍” 。 《水浒传》中 , 林冲的这三处隐忍是非常经典的:
1、林冲与妻子前往寺庙还愿 , 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见林娘子貌美如花 , 习惯于为虎作伥、调戏民女、无法无天的高衙内 , 仗着高俅撑腰 , 出言不逊调戏了林娘子 , 虽然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 , 得知对方的背后势力是自己的上司高俅 , 将要狠狠揍打高衙内的拳头 , 又收了回来 。 处于对家人、对工作等诸多顾虑 , 林冲选择了隐忍 。
本文图片
最终忍无可忍的林冲 , 抛弃一切幻想 , 愤然站在高俅的对立面 , 既被逼上梁山 , 成为了梁山的一名虎将 , 成为高俅的眼中钉 , 肉中刺 。
2、林冲多年的好友陆谦 , 为了贪图荣华富贵 , 与高俅、高衙内狼狈为奸 , 曾两次设计 , 要害林冲性命 , 一次是设计让林冲误入白虎堂 , 一次是设计火烧草料场 , 林冲命大 , 陆谦两次都未能得逞 。 介于多年的好友交情 , 林冲原本丝毫没有怀疑陆谦 , 最终 , 陆谦露出马脚 , 被林冲抓住 , 林冲大怒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 , 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 玉雕|春秋时期的美玉,透露出来古人朴实无华的性格
- |比鲁智深武松还嚣张的水浒牛人,宋江吴用惹不起,高俅蔡京不敢杀
- 古代|梨花风起又清明,古人怎样观星定节气【澎湃问吧播客21】
- 清明|当清明诗词遇上春日美景
- 盛装|中国古人的风雅浪漫,藏在上巳节
- 殷墟|殷墟大墓曾出土一个鼍鼓,古人制鼓为何不去甲片,让人至今想不通
- 史学|著名史学家在古玩店见一铜版,大惊买下并感叹:古人真会做生意!
- |访浙江“沧海桑田”施岙遗址考古人:将追寻远古农夫
- 水银沁|水银沁,越沁越喜欢!
- |在梁山小朝廷里,鲁智深武松打得过却不想惹的三个人,背后有多硬的大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