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樟柯,在吕梁山中眺望海水变蓝( 二 )


|作者贾樟柯,在吕梁山中眺望海水变蓝
本文图片

|作者贾樟柯,在吕梁山中眺望海水变蓝
本文图片

《世界》(2004)
贾樟柯:我可能跟你不太一样 , 我在23岁才离开山西 。 可以说青春期也都是在山西度过 , 很难免全方位地被山西塑造 。
但是我今天回想起来 , 可能比较重要的是几部分 。 一部分我觉得山西形成了我认识世界的坐标 , 因为我们在这之后无论去到哪里 , 心里都有一把尺子 。 这个尺子就是我在山西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 这个理解既包含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有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 。 我们常说世界在变 , 或者我们到了一个差异化的多元世界 , 这些差异化的概念都是因为你有一个已有的概念 。
|作者贾樟柯,在吕梁山中眺望海水变蓝
本文图片

杨好(左)、贾樟柯(右)
摄影/王未
对我来说 , “已有的概念”就是山西 。 所以当我发现跟山西不一样的地方 , 会看到其中的多样性 。 对我来说 , 这是一个最初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 。 之后出现的那些多元化与差异化的地方 , 都是因为有故乡这样恒定的一个坐标系 , 才能够感受到、体察到 。 好比去年我在 Prada荣宅 有一个展览 , 主题是“面MIàN” 。 通过“面”这个字 , 就可以一窥山西在我身上留下的影子 。 它成了我表达的出口和指向之一 。
|作者贾樟柯,在吕梁山中眺望海水变蓝
本文图片

|作者贾樟柯,在吕梁山中眺望海水变蓝
本文图片

《私人观点:贾樟柯的面》
山西在我印象中 , 相对来说是稳定的 。 你可以说它欠发达 , 也可以说它相对落后 , 但同时它的生活方法又相对“内在” , 包括语言、人文 , 很多东西相对是稳定的 。 特别是语言方面 , 语言决定了思维方法和情感方法 。 当然也会有变化 , 但是相对来说是有脉络的 。 有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看法 , 能够帮助我们加固自己最早期的认识里的世界样貌 , 对于我们之后应对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改变、更多的差异化 , 大有裨益 。
杨好:给我的感觉 , 山西人的性格内核是特别坚硬的北方气质 。 我可能跟您不太一样的是 , 山西对我来说一直其实还是偏陌生化的 。 因为我从小是长在山西较为封闭的一个系统里边 , 我不太知道真的山西长什么样 , 但反而是出了国再回来的时候 , 发现我对山西敞开了另外一种感情 。
|作者贾樟柯,在吕梁山中眺望海水变蓝
本文图片

|作者贾樟柯,在吕梁山中眺望海水变蓝
本文图片

【|作者贾樟柯,在吕梁山中眺望海水变蓝】Prada Mode Shanghai 文化俱乐部特定创意创作“面”——“吃面”影像资料
贾樟柯:对 , 这个也会发生在我身上 。 成长过程中 , 这个地方带来的消极情绪是非常多的 。 当时很多资源都集中在比较大的城市, 很自然地 , 你对外面的世界有想象 。 那个时候我们离开的路径也不太多 , 无非是考大学、当兵 。 但总体上山西人很恋家 , 它一直不是人口输出的大省 。 大家流动的习惯 , 也是比如去俄罗斯做生意 , 去福建做茶叶 。 改革开放之后的打工潮并没有太影响到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