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受到的不仅仅是上述两书的影响 。 宋元以来 , 以《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为代表的书写名城之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著述之体 , 受到人们的关注 , 这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繁荣的体现 , 另一方面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创新 。
本文图片
《都城风物》
相比之下 , 《西湖梦寻》的精神及内涵与《帝京景物略》《西湖游览志》两书有着很大的不同 , 后两书分别写于嘉靖、崇祯年间 , 时间在明亡之前 , 两位作者都没有目睹大明王朝的破灭 , 甚至都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 如果他们经历了张岱所见所闻的这一切 , 他们还会写这些书吗?即便写的话 , 还会是那种闲适、愉悦的语调吗?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苦难是一种不幸 , 也未尝不是一个机遇 。
就创作动机而言 , 《西湖梦寻》受李格非《洛阳名园记》的启发也许更为直接 , 他在《柳州亭》里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李文叔作《洛阳名园记》 , 谓以名园之兴废 , 卜洛阳之盛衰;以洛阳之盛衰 , 卜天下之治乱 。 诚哉言也!余于甲午年 , 偶涉于此 , 故宫离黍 , 荆棘铜驼 , 感慨悲伤 , 几效桑苎翁之游苕溪 , 夜必恸哭而返 。
作者在书中情感的抒发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克制的 , 但在此处 , 他终于没有能够忍住 , 写得异常沉痛 。 这既是面对战火后杭州破败惨状的感伤 , 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写作此书的一个动机 , 长歌当哭 。 也正是这个动机 , 将它与《帝京景物略》《西湖游览志》区别开 , 这种哀痛和沧桑是两书所缺乏的 。
《西湖梦寻》是一部极难写的书 , 全书所收七十一处景致大多有着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 , 其间历经改朝换代 , 屡有兴废 , 加之人事更迭 , 林林总总 , 要想一一说清 , 仅仅是一处景致 , 就需要很长的篇幅 , 单独写一本书都不为过 。 但作者没有这样做 , 他走的是极简约的路线 , 往往只用短短几百字 , 就将各处的地形景观、来龙去脉交代的一清二楚 , 还不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
本文图片
[明]刘度《西湖十景图》之《苏堤春晓》
作者为何要如此吝惜笔墨?显然他不想堆砌材料 , 写成一部纯粹的志书 , 而是想用最为精炼的笔墨点出各处景致的精华所在 , 寄托个人的情思 。 他更喜欢传神写意 , 而非工笔描绘 。 这种写法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挑战 , 这是需要大手笔的 。
可以用文笔传神 , 简洁有致八个字来概括《西湖梦寻》的写作特点 。 全书七十一处景致 , 有的以美景取胜 , 有的以人文著称 。 对以美景取胜者 , 作者往往要言不烦 , 仅三五句 , 就将其特点描绘出来 , 准确传神 。 如其写冷泉亭: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 。 丹垣绿树 , 翳映阴森 。 亭对峭壁 , 一泓泠然 , 凄清入耳 。 既交代了地理位置 , 又点出该处清幽俊美的特点 , 语句高度浓缩 , 信息量很大 , 景致的组成要素、方位、色彩、声音、形态 , 全都写出来了 , 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 其幽僻坎坷之状如在眼前 。
对于人文景观 , 同样用墨不多 , 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 如其写陆宣公祠:孤山何以祠陆宣公也?盖自陆少保炳为世宗乳母之子 , 揽权怙宠 , 自谓系出宣公 , 创祠祀之 。
仅仅三十六个字 , 就将陆宣公祠颇有些复杂的建造情况讲清了 , 位置、修建者、缘由等基本信息全部具备 。 文字如此简洁 , 但对这些景致历代兴废的交代则没有遗漏 。 如其写保俶塔:其塔元至正末毁 , 僧慧炬重建 。 明成化间又毁 , 正德九年僧文镛再建 。 嘉靖元年又毁 , 二十二年僧永固再建 。 隆庆三年大风折其顶 , 塔亦渐圮 , 万历二十二年重修 。
- 成都|成都西门将再添一处特色地标 预计4月底亮相
- |既能读书,又可读城,这座空中书房让西湖的山水入“画”
- |一处遗址的创意转型(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杭州|到了杭州,游了西湖,也要游这个地方,否则杭州白来了
- 典故|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
- |山西发现一处夏时期文化遗存
- 苏轼|浙江西湖“茶路”换新装 苏东坡《啜茶帖》等亮相龙井路
- 住宅|无关创意和概念:每一处都是源自对场地的回应
- 明朝|今日春分 | 品一首古诗 赏一处春景
- 春分|今日春分|品一首古诗 赏一处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