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

杭州西湖有一座过溪亭 , 又称“二老亭” , 典故出自苏轼去探访隐居龙井的辩才和尚的往事 。 辩才有“山门送客 , 至远不过虎溪”的规矩 , 但二人谈兴甚浓 , 辩才送苏轼时不知不觉过了虎溪 , 经旁人提醒才发现 。 二人不由大笑 , 写诗纪念此事 。 苏轼写下的回诗保留至今 , 就是《次辩才韵诗帖》 。 诗中感叹“我比陶令愧 , 师为远公优 。 送我还过溪 , 溪水当逆流 。 聊使此山人 , 永记二老游” 。 “二老”的说法 , 听上去像是二人年齿相近 。 实际上 , 辩才比苏轼大了二十六岁 , 是名满吴越、持律甚严的高僧 。 苏轼对辩才称老师 , 很是尊敬 。 在《次辩才韵诗帖》中 , 他盛赞辩才超然物外 , 记述二人同游之乐 , 将辩才比作东晋时期志心净土、著书立说的慧远大师 , 而自己不如归隐田园的陶渊明 , 隐隐流露出人在官场已有惧意 , 而又未能下决心脱身的矛盾心情 。
苏轼与辩才的结识 , 源于他和杭州的缘分 。 北宋年间 , 杭州是东南第一大都会 , 都市经济发达 , 城中楼殿相望 , 佛寺众多 。 熙宁四年(1071) , 苏轼来到这里担任通判 , 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 然而此番任职并非朝廷重用 , 而是苏轼因为新旧党争被人诬告 , 为了避祸自请外放 , 其感慨可想而知 。 他与同僚关系不坏 , 却也无甚知交 , 还不得不按照地方官的考核要求 , 推行他一贯反对的新法 , 心境更加郁郁不乐 。 公务之暇流连山水、访谈名僧 , 成了他的精神慰藉之一 。 由此他认识了辩才 , 在杭州僧众之中交谊最深 。
辩才俗家姓徐 , 生于1011年 , 十岁即出家 。 他勤学精进 , 二十五岁时受宋神宗赐紫衣袈裟和辩才法号 , 讲经说法颇受推崇 , 主持寺院严设纪律 , 香火鼎盛 。
佛门净地 , 亦有是非 。 就在苏轼来杭的前几年 , 辩才遭诬告牵连下狱 。 他居之泰然 , 在狱期间还撰书传法 , 真可谓宠辱不惊 。 辩才少年成名 , 既有很好的佛学和文化素养 , 又曾卷入政治风波引发的危局 , 这些都与苏轼相近 。 佛法的思辨、文学的趣味、共同经历引发的共鸣 , 让苏轼与辩才十分投契 。 苏轼称赞辩才“见之自清凉 , 洗尽烦恼毒” 。 辩才还曾为苏轼病弱的次子祝祈 。 孩子此后逐渐康健 , 这让苏轼对辩才益发感念 。
熙宁七年(1074) , 苏轼调离杭州 , 但他和辩才的情谊一直延续 。 他们不时通信 , 关心彼此境遇 , 直到元祐四年(1089) , 苏轼二度来到杭州任知州 , 与辩才重逢 。 《次辩才韵诗帖》就是在这时写就的 。
此时的苏轼五十二岁 , 历经了乌台诗案、贬谪流离、幼子夭折、旧党分裂诬告等一系列坎坷 , 饱经沧桑 。 辩才已是将近八十岁的清癯老人 , 几度升沉后退隐清修 。 他与苏轼煮茶论道 , 赋诗闲话 , 并祝他“归庙堂 , 用慰天下忧” 。
【典故|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时光荏苒 , 世情冷暖 , 老朋友还是如此珍惜他的才能 , 熨帖着他的心灵 。 据历史学家考证 , 东晋高僧慧远和陶渊明的莫逆之交其实并无可靠史料支持 。 如此看来 , 苏轼和辩才的相知相契 , 比他笔下引用的典故要真切动人得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