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宏:“超级国宝”绿松石龙现形记( 六 )


不少学者把二里头出土的龙形象文物 , 与文献中种种关于夏人龙崇拜的记载联系在一起考察 。 但龙作为后来中华民族神圣的图腾 , 在其出现的早期阶段并不专属于某一族系 , 其后的商王朝社会生活中的龙形象愈益兴盛 。 因此 , 尽管文献上有不少夏人与龙关系密切的记载 , 但它的出土还是无法让我们把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直接挂起钩来 。
|许宏:“超级国宝”绿松石龙现形记
本文图片

l绿松石铜牌饰
众所周知 , 盛行于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主题纹样 , 长期以来被称为饕餮纹 。 但也有不少学者质疑这种铸于国家重要祭器上的纹样是否就是以狞厉贪婪著称的怪兽饕餮 , 因而以较为平实的“兽面纹”一词取而代之 。 更有学者指出这些纹样主题的大部分 , 应即龙纹 。 李零进一步指出“(商周时期)饕餮纹与龙纹同时存在 , 前者……就其主体而言 , 应是龙纹面部的特写 , 两者属于同一大类” 。
随着早期王朝的社会文化整合 , 广域王权国家逐渐臻于全盛 , 本来具有多源性特征的龙形象也规范划一 , 并逐渐抽象化和神秘化 , 作为“饕餮纹”固定下来 , 成为最重要的装饰主题 。 而以嵌绿松石铜牌饰为代表的二里头所见兽面纹 , 开创了商周青铜器上兽面母题的先河 。
可以显见 , 二里头正处在龙形象由“多元”走向“一体”的奠基与转折的关键时期 。 前所述及的二里头龙形象的诸多要素 , 如整体面部特征、梭形目(或称臣形目)、额上的菱形装饰、龙身的连续鳞纹和菱形纹等形体和装饰特征 , 都为二里岗至殷墟期商王朝文化所继承并进一步发展 。 而商周王朝青铜礼器中的龙形象 , 又奠定后世中国古代龙形象进一步递嬗演化的基础 。
在发掘报告和学术文献中 , 我们把二里头3号墓出土的这件大型绿松石器称作龙形器 , 而不是直接称其为“龙” 。 容易理解的是 , 在缺乏自证性文字材料佐证的情况下 , 对不会说话的文物性质之判定具有很大的或然性 。 众所周知 , 龙是人们想象和推衍的产物 , 只要具备“四不像”甚至“二不像”的特征 , 就进入了广义龙形象的范畴 。 这一大型绿松石器精工造就 , 至少由两种动物形象组合成的不见于自然界的灵物 , 当然会诱发人们关于“龙”的丰富联想 。
【|许宏:“超级国宝”绿松石龙现形记】|许宏:“超级国宝”绿松石龙现形记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