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吴其尧|也谈“翻译体”( 三 )


余先生这些文章最早的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 但其实中文里的这种“翻译体”早就存在了 。 翻译家吴岩先生在《从所谓的“翻译体”说起》一文中说:茅盾先生在1959年2月24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漫谈文学的民族形式》 , 其中写道:“例如我们有些作品的文字是所谓的翻译体 , 不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 , 720页 , 商务印书馆 , 2021年版)这大概是较早提到“翻译体”的文章了 。 吴岩分析茅盾的话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由于翻译作品中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着问题 , 久而久之 , 就产生了所谓“翻译体” , 这种“翻译体”却不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 。 二是这种“翻译体”已经影响了文学创作的文字 , 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 吴岩说“翻译体”的出现证明我们翻译工作者还没有特别严格地要求自己 , 要注意和深思这个问题 。 吴岩认为如何消灭“翻译体”是个大问题 , 需要大家来讨论研究 , 并且通过翻译实践来逐步解决 。 他指出“翻译体”是外国化了的中文 , 并不具备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与文采 , 具体表现为“读起来相当吃力 , 而且干巴巴 , 不生动 , 不活泼 , 既不丰富多彩 , 又不精练简约 , 更谈不上韵味” 。 “翻译体”的还有一种表现是:文得厉害 , 和口语的距离很远 , 跟知识分子在会议上的发言很相像 , 再不然就是有一股所谓的“新文艺腔”或“舞台腔” , 不大像生活里的语言 。 其结果 , 同样是读不下去 。 吴岩在文章提出:语言是必须用苦工夫学习的 。 我们要学习民间的、古人的和外国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 。 我们学习的目的 , 不光是为了搞好我们的翻译工作 , 不光是为了要消灭所谓的“翻译体” , 而且是为了祖国语言 , 特别是文学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 这番话当然说得十分中肯 , 但在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如何吸收“有用的东西” , 在保持中文“常态”的基础上很好地融入到中文之中 , 使之成为新鲜而富有表现力的中文 , 不致使中文“变态”到难以卒读 ,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 还是来听听余光中先生在《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中说的话吧:中文发展了好几千年 , 从清通到高妙 , 自有千锤百炼的一套常态 。 谁要是不知常态为何物而贸然自诩为求变 , 其结果也许只是献拙 , 而非生巧 。 变化之妙 , 要有常态衬托才显得出来 。 一旦常态不存 , 余下的只是乱 , 不是变了 。
“翻译体”至今尚存在于译者的译文和作者的创作中 , 虽不能说有蔓延之势 , 但距离“消灭”还远得很 。 保持中文的“常态”和纯洁 , 仍需文字工作者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