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似乎只是结合着青春叛逆期而诞生的一种成长性状态 , 一旦过了这个阶段或是“长大了” , 这样的“酷”就会随之消失 , 取而代之的便是重新回归父系的谱系 , 完美地完成这一形象和存在转变 。 酷与年轻人的亲密在这里被固定 , “酷文化”似乎成了一种专属特定年轻人的文化 , 而成熟人的“酷”则往往被看做是为老不尊或过分轻佻 。
“酷”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酷”被理解为一种表演、一种假面、一种暂时性的为了应对家庭、学校或社会规训的调解或对抗性工具 。 这或许恰恰与我们对“酷”的理解有关 。 但如迪纳斯坦在其《酷的起源》中所指出的 , “酷”本身是一套开放且完整的哲学、是一种存在状态以及一种生活风格;并且“酷人”本身是一种个体的存在形式 , 而非某种覆盖在个体身上的面纱 。 也只有通过这样的理解 , 我们才能更好体会或认识到何谓“嬉皮士” , 以及成为一个“酷人”意味着什么 。
文章图片
《酷的起源》 , 作者: [加]乔尔·迪纳斯坦 , 译者: 王聪 , 版本: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
而恰恰是对于“酷”理解的有限 , 再加上消费主义对于传统边缘思想或风格的吸纳与再创造营销 , 使得“酷”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出现新的变化 。 “酷”开始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 尤其在西方好莱坞电影、超级英雄文化以及明星形象中 , 伴随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在消费大潮中被变轻、变得随处可见与大众化 , “酷”文化的忧郁以及作为社会压抑的症状也开始被一种更加积极、轻便且淡漠的气质取代 。
“Be Cool”意味着“嘿 , 别太认真 , 别太较真”、“Don’t take life too seriously”、“Why so serious”……区别于作为社会压抑的忧郁症状 , 当代的“酷文化”则是改变了对社会压抑的看法 , 由此调整了对其的处理和应对方式 。
文章图片
《无因的反叛》(1955)剧照 。
而也正因此 , 面对那些沉重的、压迫性且建制性的问题 , 年轻人也开始选择以一种更加曲折的方式来应对由此对自身造成的问题 。 他们不再选择因为意识到压抑和规训的强势 , 以及个体对此的无能为力而忧郁或感到痛苦 , 他们选择一种更加轻松的、有趣的方式来与其打游击战 。 因为只有这样 , 我们才能避免前者对于孤立个体的绝对伤害 , 在选择保护自己的同时以一种更加“轻”的方式去解决这些步步紧逼:Have fun with it(好好乐一乐)!
文章图片
《黑暗骑士》(2008)剧照 。
这些看似消极的“酷”行为和新的生活风格本身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对抗力 , 我们可以从诺兰《黑暗骑士》的小丑这一形象中看到这一新的“酷”文化所潜藏的威力 。 小丑的人生哲学是“Why so serious”?他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面对着传统的善恶与道德秩序 , 以其极具尼采风格的虚无主义重创我们作为文明奠基石的各种观念 , 并且直指它们的虚伪与脆弱 。
“酷”的再创造
相比于更加传统且典型的超级英雄蝙蝠侠 , 小丑是“酷”的 , 他把其中的忧郁、对抗与轻推到极致 , 从而产生了必然的虚无:一切皆可以“乐一乐” , 最终也必然会由此走向寂静的黑暗 。 而这恰恰是存在主义之酷所抵抗和反对的 , “酷”的桀骜不驯本身是手段 , 是为了创造一种新的个体存在与生活方式 , 而非对个体以及其所必然需求的群体生活的消解和摧毁 。
- 保安|九零后硕士打工人破防时刻:“发现小区保安工资六千,比我高”
- 日本|阿凯藏书 | No.6 本书作者渡边秀和曾连续5年获得“日本第一求职顾问”的称号
- 黄道周|黄道周的“傲骨笔法”根源何在?
- 书法|书法懂“势”,写的字会出神!
- 食人动物|我们与“食人动物”有过精神联系,只不过越来越弱
- 沈括|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 汉字|书香气息浓! 宜宾这群“大咖”走进校园只为……
- 重庆|重庆男子钓获“国保”鱼种,不顾劝阻将其带走,被同行钓友举报
- 红楼梦|《红楼梦》隐藏的“一番”竟是他?
- 家庭教育|还在相信拿了证就能赚到大钱?硬实力才是最好的 “通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