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酷”文化的演变:当反叛走向它自身的背面( 四 )


小丑是“酷”之极致 , 他真正展现了“酷”这一中文词汇本身的意义 , 即溢出 , 而走向极端 , 从而导致残忍与暴虐 。 而我们在这里强调的当代“酷”之“轻” , 则始终是为了展现年轻群体相比于他们所仰慕的前辈们采取的另一种面对问题的方式 。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那些奔放又痛苦的年轻人们 , 最终发现“父之形象”的压迫性 , 由此才能选择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 。 而那些“酷人”——尤其是“酷男”(cool guy)——也往往并非我们如今在各种Rap圈里看到的那些分外喜爱张扬自己侵略性男性气质的年轻人 , 他们大都在其忧郁与痛苦中展现着自身的女性气质 。
年轻人|“酷”文化的演变:当反叛走向它自身的背面
文章图片

《在路上》 , 作者:杰克·凯鲁亚克 , 译者:陈杰 , 版本:大鱼文库|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
也正是这一点 , 我们发现“酷”本身对于传统霸权性男性气质的反抗 , 它压制了男性作为完整之人丰富情感与遭遇心理创伤而需求展现与诉说的权利 , 导致他们最后只能成为冷冰冰的沉默“父之形象” 。 有趣的是 , 无论是马龙·白兰度还是埃尔维斯 , 他们从未在银幕上扮演过拥有父亲的角色 , 而詹姆斯·迪恩在其三部电影中 , 都在与极具压抑性与规训性的父亲作斗争 , 无论这一父亲形象是真实的还是假想出来的 。
而存在于当下诸多文化圈中的“酷”文化则大都在消费主义与因人们对其的体认有限中残存寥寥 。 那些在韩国练习生公司接受培训的明星们或许对如何摆“酷”的姿势了如指掌 , 以及对这一形象有着熟悉的认知 , 但往往在其极具表演性的姿态之下缺乏持久的核心支撑;而在rap圈这一被认为懂得“酷”的群体中 , 我们却发现侵略性男性气质的蔓延 , 以及他们对于“酷”文化的符号式运用;除此之外 , 在各种如抖音、快手或小红书中的“酷男酷女”们 , 与其说他们展现着自己的某种个性与气质 , 不如说在这些极具商业利益的大众平台中 , “酷”文化早已经走到其背面 , 成为机械复制时代大批量生产的文化模式 。 而我们对其的了解也总是隔着一面屏幕以及陷入其对点赞的需求之中 。
“Be Cool & Have Fun”(酷一点&找点乐子)或许可以作为当代“酷”文化的口号 , 但我们却不能仅仅根据其字面意思来理解这句简单的话 。 与其说它是一句口号 , 不如说它是一种个体的存在哲学 , 一种生活风格 , 一种对于新的社会关系和世界的构想 。
在迪纳斯坦所梳理的西方“二战”后的“酷”文化变迁中 , 我们发现 , 从爵士乐和黑色电影开始 , “酷”的形式往往与时俱进 , 但即使如此 , 它却始终象征着某种被疏离、被异化的存在 。 然而或许正是那些边缘的、被排斥的群体建构起了“酷”的形象与文化史 , 而这些人本身就象征着自身所处于的社会政治环境的症状 。
年轻人|“酷”文化的演变:当反叛走向它自身的背面
文章图片

《小丑》(2019)剧照 。
在2019年托德·菲利普斯的电影《小丑》中 , “小丑”并非某种外来的灾难 , 而恰恰是哥谭这一体制本身问题的象征形象 。 “酷”作为边缘群体所创造出的新的个体存在与生活风格最终获得了自身的独立和自主地位 , 由此成为一股新的文化力量 , 而能够在其后的全球化文化交流中 , 展现出自己恢宏且迷人的影响力 。
作者 | 重木
编辑 | 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