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100年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发展乏力了吗?( 四 )


但一路走来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也并不是顺风顺水的 , 对它的质疑层出不穷 。 美国作为多元文化的熔炉 ,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 , 获奖书籍几乎没有展示种族多样性的书籍 , 其获奖作者也几乎都是白人 。 直到民权运动引发了社会和政治动荡之后 , 非裔美国作家维吉尼亚·汉密尔顿(Virginia Hamilton)和米尔德里德·泰勒(Mildred D. Taylor)才分别凭借《了不起的M.C.希金斯》(M. C. Higgins, the Great , 1975获奖 , 已有中文版)和《黑色棉花田》(Roll of Thunder , Hear My Cry , 1977获奖 , 已有中文版)获奖 。 此后 , 该奖才终于给予有色人种更多认可 , 在展示多元文化等方面略有好转 。
肯特州立大学的梅根·瓦莱里奥(Meghan Valerio)通过分析1950-1959和2000-2010两个十年的纽伯瑞获奖作品发现 , 通过50年的发展 , 尽管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看似有了很大进步 , 但是某些涉及种族问题的故事主角还是白人的意识形态 , 有色人种的儿童并不能在相关文本中找到共鸣 。
那么 , 类似的 , 白人作者能像黑人或是亚裔作者写出自己的困境吗?听得见的人能够写出听障人士的诉求吗?中产阶级能够完美诠释底层的生活吗?即便是出自真诚、善良的本意 , 所谓的“压迫者”替“被压迫者——少数群体”发声 , 又会得到多少支持呢?
也有学者指出 , 纽伯瑞评奖规则中所谓的美国传统 , 被默认为白人、新教徒和中产阶级 , 遗漏了美国的多元社会文化与种族背景 , 对女权主义和后殖民文化的代表性也很有限 。
获奖作品的进步与局限
面对各种批评之声 ,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明显在进行改善 。 在近五年的23部获奖作品中 , 有14部作品的主角是女孩 , 而涉及少数族裔的作品更是高达17部 , 还有3部涉及主角的健康问题 。
儿童文学|100年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发展乏力了吗?
本文图片

近五年的获奖作品清单 。
但是轻轻揭开表面井喷的争议热点 , 《老虎》的主角虽然是一位少数族裔(韩国裔) , 字里行间描绘的世界充斥着韩国的文化和特色 , 但倘若将之置于整个美国社会大环境之下 , 便会发现 , 它并未涉及亚裔的生存现状 , 例如种族歧视 , 融入困难等 。 换句话说 , 在这本书里 , “亚裔”标签带来的“多元文化元素”实则并未对故事主线造成过多的影响 , 这些元素与文本之间相对独立 。 就好像一个装饰贴画 , 表面上让故事看起来似乎显得更加光鲜亮丽 , 然而当装饰被轻而易举地揭开后 , 本质则一览无余 。 而好的故事应该像盘根错节的树根 , 每一条看似毫无关联的支线 , 实则均是为树干提供了生命的养分 。
其他让人备感困惑的地方还有:
为什么获奖作品展现的大多都是移民者在贫穷、破败、挣扎的生活环境中对美国梦的美好憧憬与希冀?这是对于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与歧视吗?
为什么在黑奴早已被解放的今天 , 2021年的获奖作品《箱子:亨利布朗把自己寄给自由》中有关黑奴解放的历史要一遍又一遍地被强调?
假如阶级壁垒不再强势 , 阶级固化有所松动 , 那么2020年的获奖作品《我在私立学校的第一年》(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集团引进)里 , 为何父母要花很大的代价将孩子送入多元文化相对较少的私立学校上学呢?
儿童文学|100年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发展乏力了吗?
本文图片

《我在私立学校的第一年》中文版 。
在《强光炫目》中 , 为什么带着孩子的单亲妈妈就要面对财政危机 , 相比之下拥有丈夫的合作伙伴却能轻松地渡过难关 , 这是对女性的歧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