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过万重山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现在您还关注巴金女儿李小林耕耘多年的《收获》杂志吗?
李致:现在我眼睛看东西有点困难 。 原来李小林当《收获》主编的时候 , 每期都给我寄了 。 当时四川人民出版社在全国名列前茅 , 有一个重要原因 , 我们跟《收获》杂志合作 。 记得1982年 , 我们还给《收获》杂志在四川乐山开了一个笔会 。 当时王安忆等都还是很年轻的小姑娘 。 而且《收获》发表的好多作品 , 就在我们四川出版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或许有人认为 , 您之所以成为知名出版家 , 不乏借了巴金之名 。
李致:我是巴老的侄子 , 但更重要的是我是他的忠实读者 。 我喜欢读他的书 , 尊重他的人品 , 信仰他的主张: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不是索取 。 巴金的侄子这个“身份”不能带来什么 , 是他的文章和人品教育了我 。 我平时不太爱去说自己是巴金的侄儿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您不愿意这样?
李致:当然这是个客观事实 , 但我不愿意把这种称谓 , 作为一个光环戴到我头上 。 比如我的出版工作搞得很好 , 有的人就不高兴我们搞得好 , 就说 , 李致嘛 , 打着巴金的名义 , 拿个“兜兜” , 喊个叔叔伯伯 , 把人家的书稿拿起走了 。 当然这是个别人 , 不是所有人 。 我接触了很多名作家 , 因为我当总编辑 , 我要自己去组稿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这些非议 , 您会介意吗?
李致:没啥难过的 。 有家杂志总编写了一篇文章称赞我们出版社 。 中间有段话 , 说李致的出名 , 并不是因为巴金的关系 , 完全是靠我们出了好书 , 在全国甚至在海外都有影响 。 比如严文井 , 我早就跟他接触了 。 有次臧克家请巴金吃饭 , 也把我请去了 。 一说 , 严文井才说 , 哦 , 你是巴金侄儿啊!所以我们组稿根本没有提巴金 , 我何必去说这个呢?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组稿时 , 靠什么打动对方呢?
李致:第一 , 看我们的选题;第二 , 看我们的作者 。 我们出巴金、茅盾、老舍、曹禺、艾青……的书 , 我们开始不懂 , 这个叫名牌效应;第三 , 看我们的装帧设计 , 我们的装帧设计很好 。 靠这些来把人打动 。
比如1978年《人民文学》11期发表了曹禺的历史剧《王昭君》 。 我乘飞机到北京 , 向曹禺提出要出版《王昭君》 , 他很犹豫 。 我随即拿出刚印出的郭沫若、茅盾和巴金等名作家的著作 , 书籍的装帧设计印刷都很漂亮 , 他一本一本地翻看 , 立刻被打动了 。 三个月后 , 我们出版了《王昭君》 , 他十分满意 , 表示要和四川的出版社“生死恋” 。 后来还出版了《曹禺戏剧集》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1980年代早期 , 您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做总编辑 , 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等影响很大 。 当时出版这套书的契机是怎样的?
李致:1983年 , 时任中国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的张黎群写信给我 , 希望四川能出版“走向未来”丛书 , 我当即拍板同意 。 马上派出两位同志 , 去找当时正在江西南昌开会的张黎群 , 商讨出版事宜 。 这套丛书 , 共出版了74本 , 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 , 受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 。 改革开放30周年 , 《南方周末》推荐对改革开放起了重大作用的十部理论丛书 , 二十三位参与推荐的评论家 , 一致把“走向未来”丛书 , 名列第一 。
风雨如磐暗故园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您曾说 , 上中学时 , 读了巴金的小说《家》和散文《做大哥的人》 , 才对您父亲有所了解 。
- |地下的简帛会说话 出土文献成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亮点
- |单位里高手的说话方式
- |第一次当领导,如何说话才显得有威信?
- 资产配置|职场上不会说话的人,后来都吃亏了
- 爱拼会赢|爱拼会赢:参加公开招聘的叶大莲,走出内心彷徨!用真才实干说话
- 贵州|那个经常在公司摸鱼,很会说话的人,在公司混了5年后成了20个人的上司!
- 林黛玉|“林黛玉发疯文学”上热搜,好好说话这么难吗?
- 年轻人|“林黛玉发疯文学”上热搜 好好说话难吗
- 弱点|为人处事说话技巧大全 不知怎么样与人交流
- 留言|福利丨假如国宝会说话,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