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满城燥热 , 著名作家、出版家李致家中却清凉安静 。
93岁的他 , 满头鹤发、精神矍铄 , 戴着黑框眼镜 , 烟灰色衬衫上套着西服背心、羽绒坎肩 , 一口地道的成都方言 , 中气十足 。
他的桌上 , 茶书俱净 。 一只黑白相间的胖猫悠闲自得地走过 , 李致露出笑容 , “它没得名字 , 就叫猫咪 。 ”
【商报|李致 说话要说真话 做人得做好人】回忆往事 , 他记忆清晰、条理分明 。
1929年 , 李致出生 。 彼时的中国 , 风雨如晦 。 在四川成都 , 李家——这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 , 正面临着摇摇欲坠的命运 。
巴金代表作《家》里的高觉新的原型 , 正是李致的父亲李尧枚 。 李致一岁多时 , 父亲自杀 。
“我过去不完全理解父亲 。 ”李致坦言 。 直到上了中学 , 读了巴金的小说《家》和散文《做大哥的人》 , 才对父亲有所了解 。
“我平时不太爱去说自己是巴金的侄儿 。 我不愿意把这种称谓 , 作为一个光环戴到我头上 。 ”他援引一位媒体人的话 , “‘李致的出名 , 并不是因为巴金的关系 。 ’完全是靠我们出了好书 , 在全国甚至在海外都有影响 。 ”
四爸巴金是他心中的“快乐王子”——英国作家王尔德笔下 , “快乐王子”总是牺牲自己帮助别人 。 他认为 , 巴金正是这样的人 , “我信仰巴金的主张: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 而非索取 。 ”
一片冰心在玉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您11岁前 , 没见过四爸巴金 。 11岁时初见他 , 和想象中的巴金差别大吗?
李致:1923年 , 巴老与他的三哥离开成都去南京读书 。 1941年他回到成都 , 当时 , 原来的大家庭已经崩溃;加上日本侵略中国 , 在天津的三爸无法给成都老家寄钱 , 生活十分困难 , 我继祖母和母亲各自带子女回娘家居住 。 巴老回来 , 住在我们这个小家里 。 我11岁 , 对巴老的印象不深 , 记得他常带我几个姐姐看电影 , 给我钱买邮票 。
从小 , 我是“过继”给巴金的 。 我分析 , 我母亲生了一个哥哥 , 但4岁左右因病去世 。 后来生了四个姐姐和我 , 怕带不活 , 便把我“过继”给四爸 。 因此 , 我叫巴金“爹爹” 。 巴老对我 , 更多的是身教 。 巴老一生的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 而不是索取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1942年 , 巴金给您写了四句话:“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 , 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 , 说话要说真话 , 做人得做好人 。 ”多年过去 , 为什么对这几句话记忆犹新?
李致:巴老1942开始担负全家生活费用 , 并供给我和四姐上中学读书 。 1942年巴老回家 , 住了四个多月 , 我和他同睡一张大床 。 白天 , 除上学外 , 我老在外面玩 , 连吃饭都要大人“捉拿归案” 。 巴老开玩笑说:“我给你改个名字 , 不叫李国辉 (我的原名) , 叫李国飞好了 。 ”
当时 , 不少青年请巴老题字 , 我也拿了本子请他写 。 他用毛笔给我写了那四句话 。 小时候 , 我对这几句话理解不深 , 最拥护的是“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 , 因为我外祖母要我“有空就读书” 。 随着年龄增长才加深理解 , 这四句话影响了我一生 , 我还用它来教育子女和孙子辈 。 平常 , 我们家有这样一个传统:犯了错误 , 只要讲真话 , 可以从轻处罚或免于处罚 。 用我外孙的话 , 叫做“诚实了 , 说真话就不挨打” , 尽管我从来没有打过子女 。
- |地下的简帛会说话 出土文献成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亮点
- |单位里高手的说话方式
- |第一次当领导,如何说话才显得有威信?
- 资产配置|职场上不会说话的人,后来都吃亏了
- 爱拼会赢|爱拼会赢:参加公开招聘的叶大莲,走出内心彷徨!用真才实干说话
- 贵州|那个经常在公司摸鱼,很会说话的人,在公司混了5年后成了20个人的上司!
- 林黛玉|“林黛玉发疯文学”上热搜,好好说话这么难吗?
- 年轻人|“林黛玉发疯文学”上热搜 好好说话难吗
- 弱点|为人处事说话技巧大全 不知怎么样与人交流
- 留言|福利丨假如国宝会说话,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