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谢冕:一生愿作诗歌的义工( 四 )


“在北大 , 发出我们的声音 , 发出我们学者的声音 , 尤其是今天我们的这些青年学者、明天的学界中流砥柱 , 我们应该对当前文艺界的现状发出声音 。 ”谢冕说 。 无论何时 , 他都在密切关注当前的创作状态、评论状态 , 还有受众状态 , 总是始终抓住鲜活的东西 , 抓住活生生的现实 , 文艺发展的现状 , 是一种时间和心态上的“现在进行时” 。
“唯诗歌与美食不可错过”
拒绝乏味 , 是谢冕对美食的态度 , 也是他对人生的态度 。
1月10日 , “唯诗歌与美食不可错过:《觅食记》新书分享会”线上线下同时举办 , 直播总观看量达30万 。 《觅食记》记述谢冕走南闯北、游东览西、吃香喝辣的故事和经历 , 记录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 , 既体现了有趣且可爱的“觅食者”对美食的兴致与热爱 , 也映射出谢冕的生活观念与人生态度 。
谢冕自述:“愚生也钝 , 生性也许平和 , 处事也许雍如 , 但内心却是一团熊熊烈焰——热情、坚决 , 甚而激烈 , 这是品味饮食吗?不 , 也许是在追寻人生的一种境界 。 ”
老同学孙绍振很早就发现谢冕的心灵中跳动着两根弦:一根弹奏着充满了孩子气的童话色彩的变奏 , 而另一根上奏响着的 , 则是充满了使命感的、成熟学者的深思熟虑的主题 。 对谢冕的《觅食记》 , 他评价为“馋得虔诚 , 馋得博而精 , 土而洋 , 馋得一派天真 , 馋得六合风香 。 《孟子·告子上》云 , 食色 , 性也 。 历代文士 , 重色 , 轻食 , 谢氏重食轻色 。 为中华散文贡献新主题 。 开拓美学上‘审馋’新范畴” 。
“该咸不咸 , 不吃;该甜不甜 , 不吃;该油不油 , 不吃 。 ”这是谢冕的美食箴言 , 他中意的是食物本身的味道 。 他不求美食有多“高贵” , 也不讲究“排场” , 唯独在乎是否正宗、地道 。 每次到重庆 , 都是在宾馆就餐 , “千篇一律 , 于心不甘 , 决定‘造反’ 。 私下约了二三好友 , 找一家面馆 , 一碗重庆小面 , 三元钱 , 豪华一点 , 再加一碗‘豌炸’ , 也不过数元 。 大喜 , 大呼 , 这才算到了重庆!”他在《面条记丰》中写道 。
谢冕是大学者 , 但更有人间情怀 。 文如其人 , 食如其人 。 专注、认真 , 不辜负所有的美食 。 谢冕先生的学生孟繁华回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次经历:“那时我曾陪他去福建各地 , 在福州街边 , 他驾轻就熟地买了鱼丸 , 与我等站在街边悠然自得地吃 。 ”
坊间流传很广的是由谢冕发起的“馅饼大赛” , 固定的比赛地点是昌平太阳城里的馅饼店 , 活动已办了三四年 , 饭店老板一看一行几十人很高兴 , 但上桌之后这帮人只点馅饼、胡辣汤和大蒜 。 据说谢冕的最高纪录是吃了八个半 , 北大教授洪子诚也参与其中吃了六个 , 得了“新秀奖” , 赛过之后再也不肯吃馅饼 。
谢冕在《觅食记》中写道:“我们能从美食中学会:多元、兼容、综合、互补、主次、先后、快慢、深浅、重叠 , 以及交叉的方方面面 。 ”
他在记录“味中之道” , 也是在品世态之道、人生之道、境界之道 。 饮食之道在于多样 。 一桌酒席 , 甜酸苦辣咸 , 五味杂陈 , 让众口尝百味 , 从而改变人们的口味偏见和积习 , 才是饮食应有之道 , 是为常态 。 而有的时候读一个文学作品或别的一些作品 , 他要读出它的味道来 。 对于美食与做学问之间的联系 , 谢冕主张:“做学问是体验 , 体验人生、体验学术 , 那么就需要细致 , 要了解它的源头 , 了解它的人格 , 了解它的许多变化和创造性 , 这就和我们的饮食有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