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教授陈庆妃对话福建社科院研究员刘小新:华人文化诗学何以推动文明互鉴?
【本报特约作者 陈庆妃报道】刘小新研究员的学者生涯从华侨大学起步 。 1990年代初 , 大陆高校与海外交流的渠道和机会还不多 , 华侨大学特殊馆藏——华侨知名人士赠送的书籍——为他开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旅提供了重要资料来源 。 对刘小新而言 , “华人”不仅是近距离接触的境外学生 , 也为他的研究创造了特殊的观察位置与视角 。 多年以后 , 刘小新倡导“华人文化诗学”正是基于这种情感与知识的积累 。
文章图片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小新 。 (受访者供图)
陈庆妃:海外华文文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 , 起步晚 , 资料收集不易 , 研究基础薄弱 。 相对于“物”的不足 , 更麻烦的是“人”的沟通存在层层壁垒 。 由于历史经验不同 , 学术养成路径不同 , 中国内地学者与海外华人作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常常流于两种极端:一种是“赞美性修辞”的印象式批评 , 一种是上纲上线的相互不认可 。 刘老师有不少这样的经历吧 , 能否谈谈您是如何“介入”这种批评现场的?“海外华人文化诗学”是否有助于跳脱这种研究困境?
刘小新:一定程度上 ,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反映了当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对海外华文文学书写的意义缺乏真切的理解与同情 。
长期以来 , 华文文学研究一直偏重于对抽象的“共同诗学”的追寻 , 而多少忽视了对“地方知识”和“个人知识”的具体阐释 。 “华人文化诗学”这一概念则强调“共同诗学”“地方知识”及“个人知识”的整合 , 它既重视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共同的诗学规律 , 从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裔的文学创作中 , 抽象出海外华文文学共同的、普遍的美学特征;又关注不同地域、国别 , 不同阶层、性别、个体的文化差异即特殊性 。
“华人文化诗学”把海外华人的华文书写视为一种文化政治实践 , 尤其关注华人身份政治的命题 。 而我们的华文文学批评界往往有意回避华人政治命题 , 常常用普泛化的审美模式 , 取代对华人文本所隐含的“政治无意识”的阐释 , 取代文化政治的分析 。 这可能是40多年来华文文学批评缺乏深度与广度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
因此 , 从传统的华文文学批评到华人文化诗学的转换 , 其实是从对华文文学的纯审美批评转向对华人华裔表征政治的研究 。
文章图片
华侨大学教授陈庆妃 。 (受访者供图)
陈庆妃:马华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镇 , 这与马来西亚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有关 , 也与马华作家的创作能力以及马华学者的批评能力相关 , 马华学者作家化更是有力地激活了创作与批评的互动 。 学者的代际更替带来批评方法、风格的变化 , 南来马华学者、马华本土学者、马华旅台学者、马华留中学者各有特色 。 您能谈谈他们的代际特征以及批评风格的变化吗?
刘小新:20世纪50年代以来 , 马华文学与批评界经历了几次代际的更替 , 因而在历史、审美、叙述、语言、风格、技巧上都产生了相应的典范更替与重塑 。 在与时代共振的过程中 , 新世代具有了更开放更具包容性的文学心态和文学史视野 。
在美学范式上 , 新世代作家更加追求艺术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 往往以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姿态挑战写实主义的正统位置 。
- |突然成了“密接”?可能是诈骗!
- 青铜器|“中华第一刀”赏析——兼论林家遗址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青铜刀的价值地位
- 蚌埠|情侣保研后双双“翻车”,简历漏洞被网友发现,好学生人设崩塌了
- |好品山东“护鲁娃” 炉火纯青!淬炼中展示金属与火焰的传奇
- 中超|反诈老陈辞去职务做网红?网友嘲讽:是职业阻碍了他的嘉年华梦想
- 大学生|又一“铁饭碗”公开招聘,职业冷门但年薪可达12万,大专生可报考
- 大裁缝|新书架|延续了茅盾《子夜》叙事传统 《大裁缝》用文学书写手工业故事
- |聊城大学:激活校园美育场,打造心灵“涵养馆”
-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快速崛起,这些作者也是中国故事的亲历者
- hr|90后打工人面试,想找个双休的工作,HR:“看来你还是不差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