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中国崮乡.桃醉天下|追寻红色足记,传承沂蒙精神

——我与崮乡有个约
文/康在龙
蒙山|中国崮乡.桃醉天下|追寻红色足记,传承沂蒙精神
本文图片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 随着这首脍炙人口、旋律悠扬的《沂蒙山小调》传唱 , 唱响在巍巍蒙山、滔滔沂水 , 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 在中华大地绵绵不绝 , 久久回响 。
岱崮地处沂蒙老区 , 文化底蕴深厚 , 历史遗迹众多 , 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 , 成为战争年代和特殊建设时期的战略要地和军工重镇 , 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浓郁的红色革命文化和军工文化 。
岱崮地貌是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 , 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 , 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 , 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 , 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方形山 , 因而得名“方山地貌” 。
建党百年的初夏 , 跟随单位组织到岱崮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 , 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创业精神 ,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 让我有机会第一次走进“固乡” 。 清晨6点多从青岛出发 , 历经四个小时的车程 , 终于到达目的地 。
车子停靠在“岱崮小镇” , 岱崮镇并不小 , 但是用了一个“小”字 , 真把岱崮的那种钟灵秀美给巧妙的勾画出来了 。 从我们看到的岱崮来看 , 虽然处处是山 , 处处是崮 , 但是丝毫没有压抑的感觉 , 丝毫没有山气的味道 , 反倒觉得自然、俊美、有灵性 。 我喜欢这种境界 , 喜欢这种小 , 喜欢这种对岱崮的定位 。 这里的山并不粗犷 , 也不给一种高大畏惧之感 , 而是给人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 。 确实 , 这里的山不高大 , 最高的也就七百多米 , 属于山中的小山 。 山虽不巍峨 , 但是每一座山都很特别 , 都是一首诗 , 都是一幅画 。 从山上往下看 , 简直就是人间最美的仙境;而从山下往山上看 , 也是那么迷人 , 那么曼妙 。
蒙山|中国崮乡.桃醉天下|追寻红色足记,传承沂蒙精神
本文图片

实地教学活动中 , 我们重点参观了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 , 此馆是利用原民丰机械厂遗留的5600平方米的厂房车间——一年四季恒温的山洞建设而成 。 20世纪60年代 , 广大的知识分子积极响应毛主席“深挖洞 , 广积粮 ,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性部署与“好人好马上三线”号召 , 拉开三线建设的帷幕 。 通过观看文献实物、塑像、图片等形式 , 我们重温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一辈军工人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国防建设发展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
巍巍沂蒙山 , 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 , 滔滔沂河水 , 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 远山之上 , 极目眺望 , 一座座崮上人家和村落民居 , 给人以万物和谐之美 。 千百年人 , 以东夷文化为代表的岱崮村居村落和山寨文化 , 迫切需要进行保护 。 岱崮的许多乡村甚至正面临消失的危机 , 而这种典型的依山而居 , 世代作息于此村落文化恰是一种不朽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历史人文传承 。
崮上神佛乃天造地化,岱崮神佛面东正襟危坐,神态肃穆,庄重慈祥,居高望远,静静守护一方净土,给尘世间芸芸众生带来祥瑞、福气和好运 。
蒙山|中国崮乡.桃醉天下|追寻红色足记,传承沂蒙精神
本文图片

岱崮的美 , 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 近几年来 , 我们对大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 , 使得这种原生态之美逐渐的浮现在我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