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余秋雨:上海人( 三 )


徐光启的第十六代孙是个军人 , 他有一个外孙女叫倪桂珍 , 便是名震中国现代史的宋氏三姐妹的母亲 。 倪桂珍远远地继承了先祖的风格 , 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 而且仍然擅长数学 。 她所哺育的几个女儿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 可看作徐光启发端的上海文明的一次重大呈示 。
这一包涵着必然历史逻辑的传承系脉 , 在今天常常被现实喧闹湮没得黯淡不清 。 前不久读一本从英文转译过来的《宋美龄传》 , 把宋氏三姐妹崇敬的远祖写成“文廷匡” , 百思而不知何人 。 追索英文原文 , 原来是“文定公” , 徐光启的谥号 。 忘记了徐光启倒是小事 , 怕只怕上海文明因失落了远年根基而挺不起身 。
曾使上海人一度感到莫名欣慰的 , 是偶尔在收音机里听到宋庆龄女士讲话 , 居然是一口道地的上海口音 。 连多年失去自信的上海人自己也有点不习惯:一代伟人怎么会是上海口音?
由此推想 , 三四百年前 , 在北京 , 一个中国文人背负着古老文化破天荒地与一个欧洲人开始商谈《几何原本》时 , 操的也是上海口音 。
余秋雨|余秋雨:上海人
本文图片

只要稍稍具有现代世界地理眼光的人 , 都会看中上海 。 北京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京城:背靠长城 , 面南而坐 , 端肃安稳;上海正相反 , 它侧脸向东 , 面对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 , 而背后 , 则是一条横贯九域的万里长江 。 对于一个自足的中国而言 , 上海偏踞一隅 , 不足为道;但对于开放的当代世界而言 , 它却俯瞰广远、吞吐万汇、处势不凡 。
如果太平洋对中国没有多大意义 , 那么上海对中国也没有多大意义 。 一个关死了的门框 , 能做多少文章?有了它 , 反会漏进来户外的劲风 , 传进门口的喧嚣 , 扰乱了房主的宁静 。 我们有两湖和四川盆地的天然粮食 , 上海又递缴不了多少稻米;我们有数不清的淡水河网 , 上海有再多的海水也不能食用;我们有三山五岳安驻自己的宗教和美景 , 上海连个像样的峰峦都找不到;我们有纵横九州的宽阔官道 , 绕到上海还要兜点远路;我们有许多名垂千古的文物之邦 , 上海连个县的资格都年龄太轻……这个依附着黄河成长起来的民族 , 要一个躲在海边的上海作甚?
上海从根子上就与凛然的中华文明不太协调 , 不太和顺 。
直到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黎逊向政府投送了一份报告书 , 申述上海对新世界版图的重要性 , 上海便成为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之一 。 1842年 , 英国军舰打开了上海 。 从此 , 事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 西方文明挟带着恶浊一起席卷进来 , 破败的中国也越来越把更多的赌注投入其间 , 结果 , 这儿以极快的速度出现了能被地球每个角落都听得见的闹腾 。
徐光启的后代既有心理准备 , 又仍然未免吃惊地一下子陷入了这种闹腾之中 。 一方面 , 殖民者、冒险家、暴发户、流氓、地痞、妓女、帮会一起涌现;另一方面 , 大学、医院、邮局、银行、电车、学者、诗人、科学家也汇集其间 。 黄浦江汽笛声声 , 霓虹灯夜夜闪烁 , 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 , 四方土语与欧美语言交相斑驳 , 你来我往 , 此胜彼败 , 以最迅捷的频率日夜更替 。 这里是一个新兴的怪异社会 , 但严格说来 , 这里更是一个进出要道 , 多种激流在这里撞合、喧哗 , 卷成巨澜 。
面对这样一个地方 , 哪个历史学家都会头脑发胀 , 索解不出一个究竟 。 你可以说它是近代中华民族耻辱的渊薮 , 但是 , 一个已经走到了近代的民族如果始终抵拒现代冲撞 , 就不耻辱了吗?你也可以说它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 , 但是 , 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你又可以说它是对抗着农业文明而崛起的城市文明 , 但是 , 又有哪一种城市文明会像上海始终深受着弘广无比的农村力量的觊觎、分解、包围和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