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这个角色是非常成功的 , 当时排练的最初阶段 , 因为您是习惯水袖的 , 习惯戏曲舞台上的四功五法 , 突然这些东西您都不能用了 , 要靠眼神、动作、台词来刻画人物、表达情绪 , 这个磨合期大概有多长时间?
华文漪:也不长 , 没有水袖 , 是穿一个旗袍 。 穿着旗袍做昆曲那些传统的东西 , 觉得很美 , 也别有风味 。 也不要吊眼睛、贴片子 , 完全是现代人物 , 也很漂亮 。 这个戏最困难的地方还是讲话 , 因为我们戏曲都是拿假嗓子来念白的 , 有声调的、有腔调的 , 话剧里的说话就是说话 , 而且是真嗓子 。 所以开始念台词 , 不是我的声音 , 不像 , 觉得好别扭 。 后来姚锡娟老师帮助我很多 , 她是台词专家 , 那个时候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
曹可凡:在整个排演过程当中 , 白先勇老师有没有提过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华文漪:我们对台湾演员生活不太熟悉 , 他讲了很多 , 他也很注重我们的旗袍、装饰、耳环、手拿的包 , 他都自己去选 。 旗袍是他挑料子 , 然后到专门的那家店 , 带我去量尺寸做 。 包、首饰、披肩 , 他都很注意这些 , 都是问香港的太太们去借 , 很累 。 到了香港要演出的那天 , 他生病了 , 嗓子哑了 。
曹可凡:这个角色成为您艺术长廊当中的一个代表作 , 演了这一部话剧 , 就成为经典 , 真是大艺术家 。
华文漪:也不是经典 , 就是另外的一种艺术实践 , 我觉得艺术实践很要紧 。 不但话剧 , 京剧、现代戏、老戏 , 经历多了以后 , 才有丰富的源泉 。
一代昆曲大师俞振飞曾评价华文漪为“五十年才出一个的闺门旦” , 舞台上的每一份美丽看似浑然天成 , 却也离不开台下的每一次钻研、推敲 。 华文漪的闺门旦艺术魅力就如同规范严苛的昆曲本身 , 在极其有限的空间中绽放出一片姹紫嫣红 。
曹可凡:现在有很多年轻一代的昆曲演员慢慢成长起来 , 我们觉得她们形象非常好 , 嗓子也非常好 , 但是有的时候觉得欠缺一点东西 , 我们经常讲闺门旦的这种气质 。 一个好的演员 , 特别是闺门旦演员的这种气质 , 是怎么出来的?
华文漪:首先是条件 , 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 个头、扮相、基本功 , 这是行当的厉害 , 你学了小生 , 不会出来是老生 。 我们同样也是 , 闺门旦出来 , 你就是闺门旦 , 不会是花旦 。 所以主要还是行当 , 你出来什么就是什么 。 气质上面是很难讲的 , 你还是要多演戏、多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的戏 , 老戏、传统戏、新戏 , 你排得多、演得多 , 就慢慢会不一样 。
曹可凡:您刚才说自己从小的时候羡慕舞台上演员的漂亮 , 到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投身在昆曲这个被人看来是很寂寞的艺术上 。 现在回想起来 , 当初的选择后悔还是不后悔?
华文漪:不后悔 , 因为我当时读书是不灵的 , 其他都可以 , 算术不灵 , 老是开红灯 , 我幸亏没有读书 , 否则我也不行的 , 还好选择了演戏 , 可以到现在这个程度 。 那时候读书完全不行 。
曹可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您这几十年走过的艺术人生 , 您会怎么说?
华文漪:学昆曲 , 我学到了很多 , 我也非常幸运地碰到了昆曲 , 昆曲给了我很多 , 所以我很开心 。
文/曹可凡
本版供图/曹可凡(除署名外)
- 王茂飞|鉴赏|娴静优雅,王茂飞人物画欣赏
- |为什么中国神仙竖着飞,西方神仙横着飞?
- 朱传茗|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华文漪病逝:昆曲给了我很多,我很开心
- 许鸿飞|名家讲名作|许鸿飞讲述抗疫系列雕塑:用作品记录时代
- 作品|名家讲名作|许鸿飞讲述抗疫系列雕塑:用作品记录时代
- 河南|飞针走线 针尖上的“非遗”技艺
- |童声朗朗飞花令 春日金陵半城花
- 昆剧|她是昆剧的女儿,81岁表演艺术家华文漪在美逝世
- 杏花|新疆巩留“飞防”作业 让杏花开的更烂漫
- 岳美缇|“昆剧的女儿”华文漪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