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专访|石一枫:我们这个时代的辩证法(上)( 三 )


文章图片

石一枫第一次写胡同里的北京人 。
澎湃新闻:有没有为这次的小说创作专门做些功课?
石一枫:主要是日常积累 , 到单位以后没什么事就去溜达溜达 , 下班也不溜达 , 就上班溜达 。 其实说实话 , 北京和上海还是有一点不太一样的地方 , 老上海经常做会计师、工程师 , 或者说老师、职员 , 可能还真是文化教育水平高一点 , 工作也好一点 。 但老北京是劳动人民多 , 比如开出租车的 , 卖肉的 , 整个状态比较闲 , 经常一条胡同里有半条胡同不上班 。 一般来说你上班时间进一个小区总觉得那小区挺空的 , 但是你上班时间进胡同 , 会觉得人都挺满的 , 那就是老北京 , 上班少 。 后来 , 胡同里的生活人群也在慢慢地变化 , 大量的老北京人拆迁或者外迁 , 就离开胡同了 , 好多人也住楼房了 , 胡同的房子就租出去 , 所以现在有的胡同里也是三教九流 。 还有的一个人一个四合院 , 那都要不是做了大官就是发了大财 , 基本不是老北京 。 还有的是因为工作方便在胡同暂住 , 交通上可以省一些时间 , 但其实住胡同肯定比住楼房的生活条件差一点 。
过去王朔写过一个文章 , 是一帮人写胡同 , 好多人都写对胡同的感情很深 , 然后说这个是民俗 , 是传统 , 只有王朔一个人说这个地方的生活环境不好 , 住得就是不舒服 , 当时他那个意思是愿意住这才怪呢 , 都是没辙才住这 。 当然那是王朔那个时代的看法 , 现在胡同那有的四合院 , 里边一修真是好极了 , 还方便 , 交通位置更是没话说的 。 前一阵有个新闻 , 说为了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买了胡同边上一个根本没法住人的破房子 , 10平米 , 卖300万 , 这也是胡同 。
澎湃新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胡同 。 这个故事开头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发生在殡仪馆 。 之前像余华的《第七天》也写到了殡仪馆 , 而《漂洋过海来送你》里的殡仪馆还很有当下的特色 , 比如宣传手册、监控装置 , 写得很细 , 这部分是有做一些功课?
石一枫:那肯定得做 , 要写得像那么回事 。 还有一个是为了完成小说的合理性 。 这篇小说主要的情节就是换错骨灰盒 , 但这个情景在现在很多火葬场已经不太可能了 , 都是电子化 , 需要扫码 , 扫过那个码它就不会错 , 那么出错的可能性只有一个 , 就是用那种老式的需要手写登记的炉子 。 因为这个我有段时间看了好多火葬场的视频 , 看得我都瘆得慌 。 然后为什么还需要老式的炉子 , 因为成本低而且快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烧人也得多快好省 , 在这种情况下故事才有了合理性 。 我还查了很多东西 , 比如整个殡仪产业 , 还有火葬流程 , 都得做功课 。 包括后面写到美国那段时间 , 一般写美国对标的是纽约、洛杉矶 , 但因为我在美国生活的那段时间主要是在芝加哥 , 所以我就写芝加哥 。
几代人之间的辩证法:价值观也有“隔辈亲”
澎湃新闻:就《漂洋过海来送你》的人物来说 , 虽然小说情节主要是靠那豆推动的 , 但那豆的爷爷反倒是让我印象更深的人物 。 爷爷的一生经历了抗美援朝、饥荒、改革开放、国企改制 , 他一直讲集体 , 讲奉献 。 在小说里 , 他的善举也为日后 , 哪怕是去世之后的种种埋下了“福报”的种子 。 这么写是出于你对更为传统的价值观与伦理观的致敬或缅怀吗?
石一枫:我觉得从小来说 , 这是仁义 , 是民间社会人与人交往的基本逻辑和道德原则 。 另外一个 , 我这个小说想写一个辩证法 , 就是几代人之间的辩证法 , 或者说是生活伦理上的“隔辈亲” 。 一般咱们说“隔辈亲” , 爷爷和孙子比较亲 , 爸爸和儿子有时候还没有爷爷和孙子亲 , 但这是血缘上的亲近感 。 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 就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上 , 好像也有一点“隔辈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