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专访|石一枫:我们这个时代的辩证法(上)

作为一个生在北京、长在部队大院儿的“70后”作家 , 石一枫曾坦言自己深受老舍和王朔两代“京味”作家的影响 。 因为与王朔相似的成长背景和语言风格 , 在很多场合 , 他都会被问到有关王朔的问题 。
但石一枫并不介意 , 也不焦虑 。 在他看来 , 大家都在书写各自所处的那个时代 , 都通过北京 , 去感受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变化着的世道人心 。 后来人绕不过老舍与王朔 , 那是因为人家确实写得好 , 确实捕捉到了时代的“魂” 。 但是 , 王朔写不了老舍那个时代 , 老舍也写不了王朔那个时代 , 他自己也有身处其中的 , 有许多人和故事可讲的时代 。
于是 , 在2018年的《借命而生》、2020年的《玫瑰开满了麦子店》之后 , 石一枫又在他的文学版图里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漂洋过海来送你》 。 小说首发于《十月》长篇小说专号2021年第五期 , 刚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
胡同|专访|石一枫:我们这个时代的辩证法(上)
文章图片

《漂洋过海来送你》单行本刚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 。
【胡同|专访|石一枫:我们这个时代的辩证法(上)】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 , 《漂洋过海来送你》讲述了三户人家“抱错骨灰盒”的故事 。 一户来自北京胡同 , 去世的那姓爷爷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一户身处上层社会 , 去世的老太太是个老革命 , 但她很会赚钱的儿子带着孙子去了美国;还有一户是一个海外劳工 , 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 那姓爷爷的孙子那豆和爷爷有着很深的感情 , 他无论如何也想换回爷爷的骨灰盒 , 于是漂洋过海去了美国 , 历经种种 , 听闻了另外两个骨灰盒背后的故事 , 也终于让逝去的人回到了他们要去的地方 。
石一枫虽然一直在北京生活 , 但从没住过胡同 , 工作后才得以在日常时光走进胡同人的生活空间 。 这是他第一次写胡同里的北京人 , 写传统京味文学意义上的胡同生活 。 小说从2020年开始写 , 这一次 , 他脑海中先冒出来的不是人物 , 也不是情节 , 而是一种传统京味小说的叙述调子 , 或者说是一种情境与气氛 。
“北京的作家基本上还是有一种情结 , 愿意写写最传统的老北京人 , 老舍时代的北京人 。 ”近日 , 石一枫就新作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专访 。 因篇幅关系 , 专访分为上、下两篇 。 在上篇中 , 他谈到了新作的由来与构想、京味小说的传统与延续、中国家庭价值观的“隔代遗传”;在下篇中 , 他从自身写作的变化谈起他对这个时代的感受与发现 , 以及他的小说方法与文学观 。
此为上篇 。
胡同|专访|石一枫:我们这个时代的辩证法(上)
文章图片

石一枫
【对话】
在文学的拼图里 , 把“北京”拼得全一点
澎湃新闻:这是你第一次写祖上“在旗”的 ,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石一枫:对 。 《漂洋过海来送你》写的是一个北京胡同的主题 , 人基本上是胡同的人 , 事儿基本上也是胡同的事儿 。 北京的作家基本上还是有一种情结 , 愿意写写最传统的老北京人 , 老舍时代的北京人 。 老舍写的都是胡同里边的人 , 后来的北京作家 , 像邓友梅、陈建功 , 老先生们写的也是胡同里边的人 , 这些人祖祖辈辈 , 数不清多少辈 , 一直都住在北京 。 到了王朔 , 才开始大量地写部队大院 , 或者说北京新城区的人、新北京人 。 部队大院里边多是移民的后代 , 是父母那一代参军或者进国家机关工作 , 然后第二代留在北京或者在北京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