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杨华珍(右)正在指导绣娘刺绣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成都4月16日电 题:藏羌织绣传承者杨华珍:飞针走线“闯世界” 讲好传统非遗当代故事
采访人员 岳依桐
飞针走线间 , 一朵色彩艳丽的羌族茶花娇艳绽放在中国藏羌织绣大师杨华珍指尖 。 虽然岁月已在她的脸庞留下痕迹 , 但每每拿起绣花针 , 今年62岁的杨华珍依然眼神清澈、专注 。 “传统手工艺并非只有等待拯救的命 。 ”她面带微笑 ,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正受到世界瞩目 。 ”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族刺绣”的合称 , 二者均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作为“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 , 出生成长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杨华珍常年致力于推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创新、走向世界 。
文章图片
杨华珍(左二)为乡村绣娘开展刺绣培训 。受访者供图
凭借一根绣花针和一腔热爱 , 在杨华珍的努力下 , 藏羌织绣的美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 。 截至目前 , 其团队已与植村秀、爱马仕、欧莱雅、星巴克等十余个海外知名品牌开展合作 。
生于刺绣世家的杨华珍从小便和家中长辈学习手工技艺 , 刺绣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长大后 , 杨华珍成为当地日报的一名摄影采访人员 , 家乡的碉楼寨房、佛塔经幡、山川河流、花草虫鱼都被她用镜头记录 , 也成为后来她设计灵感的主要源泉 。
【传统|藏羌织绣传承者杨华珍:飞针走线“闯世界” 讲好传统非遗当代故事】
文章图片
杨华珍正在刺绣 。受访者供图
杨华珍事业的转折点发生于2008年 。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 , 看着满目疮痍的家乡 , 她开始思考 , 自己能为家乡和家乡的民众做些什么?不久后 , 彼时已年近半百的她放下相机 , 组织了10余位当地绣娘来到成都 , 用手工刺绣技艺开始创业 。
“创业之初非常不易 , 团队成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 , 我们就是老奶奶闯江湖 , 甚至一度交不起房租 。 ”杨华珍感慨 , 虽然藏羌织绣是传承了千百年的手艺 , 但若不加以创新 , “老祖宗给的‘金饭碗’也可能端不稳 。 ”她愈发意识到 , 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 是传统非遗在当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
“先辈传下来的东西是传统手工技艺的根 , 但必须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 , 从而表达创作者的内心 , 更要体现时代的特点 。 ”她举例道 , 羌族认为每个月份有不同的代表花卉 , 自己为某品牌设计的《十二月花》便来源于这个浪漫的说法 。 “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有很大的市场 , 但倘若直接同外国受众讲太阳神鸟、马踏飞燕 , 他们很难理解 , 需进行创新解读 , 加强品牌打造 。 ”
文章图片
杨华珍的刺绣作品《十二生肖——虎》 。受访者供图
如果说最初杨华珍的团队是“老奶奶闯江湖” , 现在则不断有年轻人主动加入 , 其中不乏硕士、博士 , 生机蓬勃 。 “年轻人能够带来很多新东西 , 他们的思想、审美都能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价值 。 ”如今 , 杨华珍所设计的藏羌织绣纹样出现在手机壳、电脑包甚至美甲、纹身贴上 , 且销量颇为可观 。
- 和田玉籽料|旧藏·和田玉籽料抓住机遇原石雕
- |凡是面值里带2的,都给我留下!
- |旧藏·和田玉籽料如意双童玉牌
- |当老照片成为收藏市场新贵,我们该如何入手?
- 传统|“Z世代”引领网络文学风尚
- 古玩|欣赏古玩珍品,收藏精美历史器具
- |西安城墙景区“盛唐天团”数字藏品来袭
- |【数字藏品】十万进场百万收场?数字藏品二级交易亟待规范
- |探访兵团“非遗宝藏” |指尖上的传承: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
- |西安城墙旅游数字藏品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