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亚洲草原看石峁城址( 三 )


从新石器晚期到周代之前,黄河北游河套地区与燕山之间有密切的来往,相关的证据甚多 , 曹建恩先生认为,当时陕北与内蒙文化的一致性奠基于彼时气候的条件 。这个时期,蒙古草原及丘陵地带才开始沙漠化 , 所以本地带为流动族群的交通大道,在哈萨克、新疆、蒙古、黑龙江草原及丘陵一带,流动族群频繁互动及迁徙,彼此战争、学习、吸收、传播等 。
换言之,黄河北游(包括陕北高原)属亚洲草原低山的地带,从里海到日本海、从也里可温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 , 都是距今4000年前后以来,致力于发展战争技术之族群的生活区 。从此时空背景的脉络来看,石峁城址对整个亚洲、含中国世界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宝贵的新资料 , 显示青铜时代亚洲南草原的族群流动,在也里可温和夏家店下层的文化间,补充了关键的中心环节 。同时,因黄河的要道,石峁城址或能解释很多农耕文明的北界问题 , 包括陶寺毁灭者的来源、二里头遗址所在地区的重要性,并且能在此观察到不同族群经黄河中游的通道互相认识、来往、互斗、混合,以及最后的互相同化等先商与商周研究的历史难题